第九章 大谋士刘伯温

朱元璋三请才出山的名士是谁呢?他就是建立明朝的第一位谋臣,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烂熟于心。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起先是元至顺年间,刘伯温参加进士考试,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当时的人论江左人物之最,都称刘伯温为第一,说是诸葛孔明和他比都不过尔尔。由此就可以看出刘伯温名气之大。
 
江浙一带的很多大官都请过刘伯温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等到石抹宜孙守卫处州的时候,经略使李国凤屡次向他称赞刘伯温的奇才,请他加以重用。石抹宜孙却仅仅将他召为府判,不让他参与兵事,刘伯温仍然弃官归隐。
 
时黄岩人方国珍,占据温、台、庆元等路,骚扰浙边,大官仍然专事羁縻(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予抚慰),不加讨伐,刘伯温屡次请求严剿,也不见他听从,于是便招募志同道合之人,将他们聚集在一起,部署成军,借此以避寇患。胡大海拿下处州后,慕名前去聘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仍然谢绝了他。
 
胡大海只好跟朱元璋请命,朱元璋几次用重金聘请都失败了,最后命总制孙炎写信再去请,刘伯温方才慨然道:“我之前游西湖的时候见到西北方有异象,那是天子气,十年后将出现在金陵。如今朱元璋果然拿下了金陵,而且礼贤下士,应天顺人。我不妨去助他一臂之力,若能辅佐他成就大业,也不枉我平生夙愿。”于是收拾好东西,来到了应天。
 
朱元璋一听刘伯温来了,连忙起身恭迎,赐以上坐,然后从容地和他谈论起了经史,并向他询问当下的时事,刘伯温应对如流,畅谈要策,还给朱元璋提了十八条建议。
 
朱元璋十分佩服,说:“我为了天下苍生只好委屈先生了,还望先生不要抛弃我!朱元璋愿意受教。”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刘伯温继续对朱元璋说:“现在你占据了金陵,优势得天独厚,但东南方有张士诚,西北方有陈友谅,都是大患。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铲平他们,才能北定中原。”
 
朱元璋听了皱起眉头说:“这两人的势力都不弱啊,我怎么才能剿灭呢?”
 
刘伯温说:“我们循序渐进,一个个地来。张士诚暂时不用考虑,陈友谅地处上游,时时刻刻不在威胁着金陵,应该先用尽全力将他铲除。等陈友谅灭掉之后,张士诚自然不足为惧,最后再北上中原,成就王业。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连连赞道:“先生的妙计,在下十分佩服!以后行军就全靠先生指点了!”
 
朱元璋当即命人修筑礼贤馆,给刘伯温和宋濂、章溢、叶琛住。然后命宋濂任江西等地方的儒学提举,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只留下刘伯温主持军务,事无大小,一律向他咨询。
 
刘伯温感恩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所以知无不言。朱元璋经常称呼刘伯温为先生,几乎从不叫他的名字,平时谈起刘伯温来,每次都把他比做张子房。真可谓是君臣相遇,如鱼得水。
 
一天,朱元璋检阅军马,正准备出师,忽然听说陈友谅挟持了徐寿辉,挥师东下,进攻太平。朱元璋正打算派兵前往支援,太平的逃兵就来禀报说太平失陷了,花云将军战死,连知府许瑗和院判王鼎也都殉节了。
 
朱元璋大惊失色,心痛不已地问:“有这种事情?我的义子朱文逊怎么样了?”
 
来人说:“想必也尽忠了。”
 
朱元璋失声痛哭了起来,诸将从旁劝解,朱元璋仍是泪流不止。
 
原来,黑将军花云和朱元璋的义子朱文逊,同守太平。等到陈友谅来攻太平,两人率领着三千兵马和陈友谅鏖战了三天,使得陈友谅始终不能攻入城。
 
后来下大雨涨起了水,陈友谅就乘大船从西南入城,令士卒在夜间登上船尾,缘梯登上太平城上如齿状的矮墙。花云和朱文逊与他巷战了一夜,最终力竭被擒。
 
朱文逊首先被杀,花云则忽然振臂大呼,扯断了身上的绳索,抢了守兵的短刀就开始左右乱砍,杀死了周围的五六人。众兵一齐杀上去,砍伤花云的右臂,将他重又绑住。
 
花云大声骂道:“你们若敢伤我,主公来了必将你们剁成肉泥!”真是宁死不屈。众人听了这话大怒,竟把他绑在船杆上,用箭射死了。花云的妻子郜氏也跳水殉节了。
 
花云的儿子花炜那时才三岁,花云和妻子被害后,侍女孙氏抱着他逃出了太平城,但不幸被乱兵掳到了九江一带,下落不明。朱元璋也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可惜一直都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后来陈友谅战死,才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带着孙氏和花炜来找朱元璋。
 
朱元璋将孩子接过来,抚摸着他的头感叹道:“这孩子虎头虎脑的,不愧是黑将军的儿子,黑将军总算可以安息了。”说完,朱元璋命人赏赐那个老人衣物。谁知老人倏忽不见了,命人四处找寻,仍无下落,弄得元璋也惊疑起来。再一问孙氏,孙氏边哭边说:“奴家逃出太平后就被掳到了九江,小孩子每天哭闹,惹得军中的人烦躁,奴家担心孩子的安全,只好将他寄养在渔家。后来奴家偷出孩子往东走,渡江的时候又碰上了乱军,他们把我们推到了江心,幸好河里飘有木头,这才救了我们一命。我们在木头上度过了七天,七天没有食物,全靠吃莲子充饥。就是这个时候那个老人发现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奴家九死一生就是为了保全将军的骨肉,还望主公好好养育这孩子,奴家千恩万谢。”
 
朱元璋听完,也流着泪说:“主忠仆义,万古流芳,我不但会收养这个孩子,也会好好安置你的。但是和你同来的老人到底是谁?为何不知去向了?”
 
孙氏说:“他只自称为雷老,并没有告诉我真正的名字。”朱元璋迟疑了半晌,方说出了“忠孝格天”这四个字。仍然命孙氏抚养花炜,每年给予官俸。等到花炜长大成人,官至指挥佥事时,孙氏也受到了封赏,这都是后话。
 
且说陈友谅得到太平后急于称王,就让人杀了徐寿辉,假采石五通庙为自己的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一面派人给张士诚报信,约定一同攻下应天。张士城不敢跟他一起去,就把来使打发回去了。所以刘伯温才说他没什么大志,不然按照陈友谅的计划,应天这次就真危险了。
 
陈友谅知道张士诚的懦弱后,大怒道:“那盐贩子不来,难道我就拿不下金陵吗?”大言不惭。随后,陈友谅广集水军,从江州直指应天府。大军浩浩荡荡,船只之多,竟遮蔽了天空,旌旗将阳光都挡住了,从头至尾,差不多有数十里。仿佛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警报传到应天,朱元璋立即召开大会商讨对策,众人纷纷献计。有的说陈友谅盛气凌人,我们应该出城投降;有的说我们应该先离开应天,避据钟山,以后再来收复金陵。唯独刘伯温从一开始就不说一句话。他是胸有成竹。
 
朱元璋屏退众人,只留下刘伯温,问他该怎么办。
 
刘伯温说:“应该先斩了那些说投降的和离开的人,斩了他们才能守得住城!”
 
朱元璋又问:“依先生高见,我们如何制定计谋呢?”
 
刘伯温答道:“所谓后来者居上,我们以逸待劳,不担心打不赢。”朱元璋点了点头,刘伯温又和朱元璋密语了许久,说得朱元璋越来越高兴,重新又召开了一次大会。
 
众人又上来献计,全都换了一种说法,有的请求遣兵先收复太平,有的请求朱元璋亲自出征,不再提投降和逃跑的事,估计是刘伯温说的斩首的话,已被他们知道了吧。朱元璋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只命参谋范常写信给胡大海,命他出兵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范常领命而去。
 
朱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内对他说:“听说你和陈友谅关系不错,能给他写封诈降书吗?”
 
康茂才说:“末将遵命!且家有老守门人,曾为陈友谅办过事,遣使送去书信,他必信无疑。”
 
朱元璋高兴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快写好书信出发吧!”康茂才应令,当即写了一封诈降书,交给看门人,又对他秘嘱了几句话,令他乘一小舟,将信直接送到陈友谅军前。
 
陈友谅拿到信后问守门人说:“康茂才现在在哪儿呢?”
 
守门人说:“现在在守江东木桥。”
 
陈友谅好好招待了守门人一番,让他回去告诉康茂才:“我到江东木桥喊三声‘老康’,就倒戈内应我,千万记住!”
 
守门人唯唯称是,回去将此话禀报给康茂才,康茂才立即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笑着说:“陈友谅啊陈友谅!你果然中计了。”然后下令让李善长带着工兵,乘着月夜把江东木桥改为铁石桥,李善长带着工兵当夜便将桥改好了,在上面写上了大大的“江东桥”三个字,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朱元璋又命常遇春、冯国胜(此时冯国用已死,他的弟弟冯国胜承袭兄职)、华高等人率帐前五翼军埋伏在石灰山两侧,徐达埋伏在南门外,并嘱咐他们说:“我带兵登上卢龙山,你们可以遥望山上,竖起红旗就是敌人来了;如果改竖黄旗,才可麾兵杀出,不得有误!”众人领命而去。
 
朱元璋又命杨璟驻守大胜港,张德胜、朱虎等人带领水师出龙江关外。部署完毕,朱元璋亲自督兵出城,到卢龙山驻扎,专门等着陈友谅的到来。
 
不到一天,陈友谅果然坐着船来到了大胜港。港口很窄,只能容纳三只船并行,陈友谅见大胜港有重兵驻守,担心被袭击,不敢停留,于是退出大江,径直来到了江东桥。距桥还有半里,“江东桥”三个大字就映入了眼帘。只是这桥是大石头砌成的,并非木质,陈友谅心里不免有些怀疑,但仍不知自己已经中计,确是笨伯。
 
后来船驶近了,陈友谅在船上大喊了三声:“老康!老康!……”,任凭他叫破了喉咙,也没有人出来回应,只有旷谷里的回声在回答他:“老康!老康!……”,真是有趣。
 
陈友谅这才知道中计,但因为船多人也多,他还没有慌,又下令向龙江进发。到了龙江,陈友谅下令先让一万人登岸扎营,并竖起栅栏防御。
 
当时正值酷暑,烈日炎炎,朱元璋身穿紫茸甲在山上督军,头上有遮阳的顶盖。后来他看见将士们挥汗如雨,就命人撤去了顶盖,和将士一起在烈日下暴晒。
 
将士们想下山攻营,朱元璋悠然地说:“天快下雨了,我们先吃饭吧,一会儿趁着下雨再去攻营。”众将抬头环顾四周,并没有看见有乌云,大都莫名其妙,只好遵命开伙吃饭。神奇的是,刚吃完饭,不久就刮起了西北风,黑云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大雨倾盆而至。
 
朱元璋当即下令将士下山拔营,一面竖起了红色的旗帜。陈友谅见营地被拔,也麾兵全力力争。正在双方奋力厮杀的时候,雨忽然停了。朱元璋改竖起了黄色的旗帜,并敲起了鼓点。常遇春立马从左边杀来,徐达从右边杀来,把上岸的敌兵统统赶到了水里。
 
陈友谅连忙下令上船离岸,刚刚离开岸边,张德胜和朱虎又带着水军杀来,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偏偏潮神又与他为仇,来时潮涨,去时潮落,把几百艘兵船全部困在了浅滩里,不能移动分毫。陈友谅无计可施,忙改乘小舟,飞桨逃出,其余军士纷纷跳水逃生,有一半不善游水的,全都沉没江中,到河伯处当差去了。
 
朱元璋一边下令诸将去追,一边自率亲兵,收夺败舰,共得巨舰百余艘,大船数百艘,连陈友谅所乘的大船也一并缴获了,船舱里还留着康茂才写的诈降书。朱元璋见后,不觉哑然失笑道:“这个呆鸟!”后来清点俘虏,共得七千多人,全都押回去了。
 
且说陈友谅改乘小舟向西逃去,又见敌船从后面远远追来,忙下令加速飞逃,到了慈湖,距离追来的敌船也不过几丈远了,正在陈友谅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后面又射来了火箭,顿时烈焰飞腾,陈友谅也无暇抉择,只好将船靠岸,一跃登陆,鼠窜而去。
 
可张德胜、朱虎、廖永忠、华云龙等人怎么肯放他走呢,他们先毁了陈友谅的船,然后上岸奋力追赶,一直追到了采石。不料陈友谅得到了援兵,带着他们又回头来战,张德胜首先陷阵,重伤身亡。廖永忠、华云龙等人,见张德胜陷没,都悲愤极了,舍命冲锋,一场死斗,终于将陈友谅打得丢盔弃甲逃回了江州。
 
陈友谅一败,徐达随即收复太平,胡大海攻取信州,冯国胜等拿下安庆。偏偏陈友谅不肯善罢甘休,又派张定边去攻安庆、李明道去攻信州。安庆竟然被陈友谅夺去,信州由于李文忠及时赶到没有失守,竟还抓住了李明道。李文忠随即将李明道献至应天。李明道表示愿意投降朱元璋,并说出了攻取陈友谅的方法。
 
朱元璋于是造了龙骧巨舰,亲率水师前去攻打安庆。廖永忠、张志雄等人一马当先拔了水寨,进兵攻城,从早上攻到晚上都未能拿下。
 
刘伯温给朱元璋献计说:“安庆城高而且坚固,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得下来。我们不如去攻打江州,掀了他的老巢。”没等刘伯温说完,朱元璋就立即下令撤围,鼓舟西上。
 
经过小孤山时,遇上了几艘前来归降的小舟,舟上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傅友德,一个叫丁普郎。朱元璋召入他们,问明了他们的来历。原来他们都是陈友谅的旧部,准备弃暗投明。朱元璋很高兴。他见傅友德长得比较威武,就叫他在前面引路。沿途遇到江州巡兵,一概招降,稍有不服的就扫荡干净。
 
没多久,他们就一帆风顺地来到了江州城下。陈友谅听到急报,还以为是误传呢!直到城外号角喧天,方才知道果然是敌兵来了,于是慌忙整兵防御。江州依山傍水,实际也不容易攻破,想必陈友谅也是看中了它这一点才将它选作自己的老巢吧。
 
朱元璋和陈友谅一攻一守,相持了两天,城池依然完好如故,陈友谅这才稍稍放心了些,谁知到了夜间,朱元璋的人竟然登上了城墙,杀进了城,急得陈友谅手足无措,忙带着妻儿逃出城门,乘舟一路向西,逃到武昌去了。陈友谅再败。
 
原来,朱元璋是用了刘伯温的秘计,计算好了城墙的高度,让工兵在船尾搭造天桥,乘着黑夜,一律将船倒行,直逼城下。天桥的高度和城墙刚好吻合,将士们援桥登城,没费什么力气就杀入了城中,陈友谅还以为是神兵从天而降呢,哪能不仓促逃去?
 
江州刚刚平定,南昌守将胡廷瑞便派遣使者郑仁杰来投诚,唯独请求不要遣散他的旧部。朱元璋颇有难色。刘伯温见了,从后面悄悄踢了一下朱元璋所坐的胡床。朱元璋大悟,于是就让郑仁杰回去向胡廷瑞复命,并赐书抚慰他们,准其所请。胡廷瑞当即派遣外甥康泰携其亲笔信前来请降,自是余干、建昌、吉安、南康诸郡县,相继投诚。
 
朱元璋又命赵德胜、廖永忠、邓愈等人,分兵四出,拿下瑞州、临江、浮梁、乐平,并攻克安庆赣皖一带。
 
朱元璋这才率兵返回金陵,道出南昌。胡廷瑞率外甥康泰及部将祝宗等人,出城迎接。朱元璋对他们慰劳有加,并让胡廷瑞等人跟他一起回应天,留邓愈驻守南昌,叶琛任知府。临行时,胡廷瑞秘密告诉朱元璋,他手下的祝宗、康泰二人动机不纯。朱元璋于是将这二人派给徐达管制,与他同征武昌。
 
没想到朱元璋才到应天,祝宗、康泰果然谋叛返兵,袭入南昌。结果叶琛战死,邓愈侥幸逃脱。幸好徐达最后平定了这次叛乱,杀了祝宗,赦免了康泰,南昌才又被平定。
 
朱元璋得知后,转忧为喜地说:“南昌牵引着荆、越等地方,是西南的屏障,如今都为我所有,陈友谅的臂膀怕是断了。但如果不是骨肉重臣,恐怕是守不住呀。”
 
朱元璋又改南昌为洪都府,命侄儿朱文正为大都督,统率赵德胜、薛显等人,和邓愈一起去驻守南昌。谁知各将刚走,忽然由浙东送来了一个大警报,报称胡大海、耿再成两将被刺身亡,朱元璋又吃了一大惊。真是:
 
大功未就已身捐,
 
百战沙场总枉然。
 
只有遗名垂竹帛,
 
忠魂犹得慰重泉。
 
究竟胡大海、耿再成两将如何被刺,且看下章。
 
本章说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边的战事。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得胜全是刘伯温的功劳,虽然史传中大多写的是朱元璋的智慧使然,然而美化君主早就是历朝的惯例了,写史者应当推陈出新才对。
 
上天先生一个朱元璋,再生一个刘伯温,君臣相结合。但近代小说家很多人对刘伯温夸大其词,牵强附会,难免失了真,所以本书没有引用他们的记叙。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