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义救小明王

话说胡大海留守金华,耿再成留守处州,两处本是犄角相应,固若金汤。但金华、处州本来苗军就多,胡大海和耿再成又广招贤士,不分地域。苗人蒋英、刘震、李福等人归降了胡大海,李佑之、贺仁德等人则归降了耿再成。
 
胡大海和耿再成把他们全都置于麾下,尽管对他们一律优待,怎奈他们狼子野心,终于给胡大海和耿再成带来了杀身之祸。这里应该可以给那些滥收降士的人一个教训。
 
最开始,是蒋英和李福等人先谋变作乱,然后两人又和刘震商讨,刘震开始很不忍心,李福就对他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能顾及私情。”刘震这才答应一起叛变。
 
他们先和处州的苗将通信,让他们同时起兵,一面请胡大海到八咏楼下观看射击表演。胡大海不知是计,挺身而出。刚要上马,苗将锺矮子忽然跪在了马前,说是要揭发蒋英的罪状。胡大海还未来得及回答他,刚想回头问蒋英,不料被蒋英突然用铁锤击中了脑部,顿时脑浆迸裂,死于非命。
 
蒋英砍下胡大海的首级,胁迫胡大海的部下听他指挥。他还杀了胡大海的儿子胡关住及郎中王恺。典史李斌忙怀揣着省印跑到严州告急,李文忠急忙派出何世明、郭彦仁等人前往讨伐蒋英,张德济也从信州赶来。
 
这边正闹的起劲,那边又纷纷起来响应。李佑之、贺仁德等人先后接到了蒋英的书信,但一开始,他们并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得知胡大海被杀,方才放心大胆地作起乱来。
 
耿再成当时正在和来客饮酒,听到兵变的消息后,他立刻调兵,调到的兵卒还未满二十人,李佑之等人已经杀了进来,耿再成大声呵斥他们:“大胆苗贼!我们哪里亏待过你们,你们竟敢造反?”话没说完,李佑之等人已经开始攒槊环刺,耿再成挥剑,连断数槊,只因贼众槊多,不胜防备,终被刺中多处,大骂而死。分省部事孙炎和知府王道同也一同遇害。耿再成之子耿天璧刚奉命去处州,征发苗兵,中途听到兵变的消息,急忙派人到李文忠那里请求支援,一面召集了耿再成的旧部就去替父报仇了。
 
这时的警报,早已传到应天,朱元璋痛心疾首地对刘伯温说:“金华和处州兵变,衢州恐怕也保不住了,这下如何是好?”
 
刘伯温说:“这些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用太担心,而且严州有李将军可以就近去支援,要制服他们绰绰有余,要是主公担心衢州,我愿意前去镇抚。并且此前因兵事纷繁迫促,以至母丧都没有时间回家安葬,此次前去,我也正好可以乘便回老家安葬母亲。”
 
朱元璋欣喜地说:“先生愿意前去,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当下就挑选了一些得力的将士让刘伯温带去,以便他差遣。
 
刘伯温日夜兼程赶到了衢州,守将夏毅忙出来迎接刘伯温入城,告诉他说衢州现在有许多流言在传,刘伯温说不用担心,接着他派兵驻守各处,发放榜文来安抚民众,果然,一个晚上后衢州的流言就平息了。
 
接着,刘伯温又给各属县发放文书,让他们不要庸人自扰,好好管辖县内的事务,各县很快也都相安无事。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刘伯温听说金华叛将蒋英等人已经战败并投奔了张士诚,处州叛将李佑之等人,亦被李文忠派去的部将和耿天璧杀死,便立刻派人给应天传去消息说,金华和处州的危机已经解了,随即就回乡葬母去了。朱元璋收到刘伯温的消息,又接到了李文忠的捷报,自然感到很欣慰,于是命李文忠为浙江行中书省左丞,总管严、衢、信、处各郡的军马。又令耿天璧继承父亲的官职,留守处州。后由李文忠出攻杭州,生擒蒋英等人,刺血以告祭胡大海,随后朱元璋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耿再成为高阳郡公。胡大海和耿再成的事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
 
且说刘伯温回乡葬母,在家为母亲守孝,方国珍也送来慰唁信,刘基回信答谢,顺便向方国珍宣示朱元璋的威德,劝他归附朱元璋。方国珍于是派人给应天送去贡品,答应归附。朱元璋很高兴,写信去慰问刘伯温说他辛苦了,并催促他早日回来。刘伯温至正二十二年春回乡葬母,到至正二十三年春复出。
 
那时朱元璋正打算亲自率兵去支援安丰,刘伯温当即进谏道:“陈友谅、张士诚对小明王正虎视眈眈,为主公着想,我们还是不要去插一脚了。”
 
朱元璋说:“可是小明王现在被围困,我们一向用的是龙凤年号,我不忍心袖手旁观,因此不得不去。”刘伯温默不作声。
 
原来,刘伯温刚到应天的时候看见中书省设着御座,供奉着小明王韩林儿的虚位。每逢春秋佳节,自朱元璋以下,所有人都向御座行庆贺礼,只有刘伯温不行。他愤愤地说:“这种小人,供奉他做什么?”
 
至此,韩林儿住在亳州,被元军统帅察罕帖木儿打败,带着刘福通逃到安丰。张士诚又乘机痛打落水狗,率军十万围住了安丰城。刘福通打不过,就派人到应天来求援。刘伯温不打算救他们,所以劝朱元璋不要出兵,偏偏朱元璋不从,依然带着徐达、常遇春等人前去救援。
 
等他们赶到安丰,安丰已经失守,刘福通被杀,韩林儿在逃。张士诚的手下吕珍在城内和城外都筑起了栅栏,水陆连营。徐达等人将营地攻占,本准备乘胜追击,谁知一条宽宽的战濠在前面阻住了他们的去路,徐达等人一时过不去,后面偏偏吕珍又分成左右两支队伍包围过来,把徐达等人困在了中间。
 
幸亏常遇春率军来救急,三战三胜,这才将吕珍逼走。徐达等人又追了一程,吕珍半路得到庐州左君弼的援军,翻身再战,可还是被徐达和常遇春杀退了。
 
朱元璋命徐达等人继续进攻庐州,自己则率兵去找韩林儿。找到之后他将韩林儿送回了滁阳,自己则返回应天。可就为了一个韩林儿,朱元璋险些把龙盘虎踞的都城金陵给丢了。
 
幸亏陈友谅没那么聪明,只派了五六十万大军去攻打南昌而不是应天,这才让朱元璋有机会从容布置,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就从头至尾讲述一遍,因为鄱阳湖之战,实在事关重大。
 
这陈友谅因为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小,悲愤交加,想跟朱元璋来个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于是他造了很多很大的战船,每艘船有三层,每层高到上面的人跟下面的人说话都听不见。每艘船上又有各种房间,中间还能骑马经过。但是行兵打仗靠的是灵活运用,况且水战又不是海战,造那么大的船能干什么用呢?
 
陈友谅可不管,他造好船之后就带着文武百官和家属,及所有的六十万士兵下江东去找朱元璋决战。孤注一掷,真是呆鸟。到了南昌,陈友谅便把各船停住,准备攻城。
 
守城主帅朱文正听闻陈友谅倾国而来,急忙命邓愈守抚州门,赵德胜守官步、士步、桥步三门,薛显守章江、新城两门,牛海龙等人守琉璃、澹台两门,自率精锐二千人,负责往来策应。陈友谅亲自督兵猛扑抚州门,士兵们将斗笠大的盾牌举在头顶开始凿城墙。
 
没多久,只听见轰隆一声,城墙竟坍塌下来二十多丈。众兵士正准备涌入城内,忽见里面铳声迭发,射出许多火星,熊熊炎炎。闪烁如电,稍被碰着,不是焦头,就是烂额,众兵见了,急忙用盾牌遮挡,哪知盾牌是竹子做的,遇火尤其容易燃烧。众人大多都怕死,只好纷纷向后退去。邓愈随即命人把栅栏再竖起来,可还没等栅栏竖好,陈友谅的人又攻了上来,两下接战,不得不血肉相搏。
 
正在危急的关头,朱文正督促诸将来援。邓愈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指挥筑墙。陈友谅几次三番地攻了上来,又都被杀了回去。等到城墙修筑完毕,城内城外的尸体,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朱文正手下的猛将李继先、牛海龙、赵国旺、许珪和朱潜等人全都战死。
 
陈友谅休养生息了数日,后又来攻新城门,忽然城内冲出一队人马,气势汹汹,锐不可当,为首的便是薛显,他提着刀突围冲锋,尤为凶猛。陈友谅手下的将领刘震,不知好歹,竟上前拦他,被薛显横腰一刀,砍成了两截。
 
薛显杀了一阵,收兵回营。入城后检点将士,只有徐明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在追陈友谅的途中被擒,薛显惋惜不已。
 
陈友谅因为气愤攻城不下,又增修战具,转去攻打水关。水关设有栅栏,朱文正见陈友谅带兵前来,令各壮士从栅栏中不断刺出长矛,迎头刺击。那陈友谅的兵也是厉害,竟赤手夺下长矛,继续向前进,谁知里面忽然换用铁戟刺出,当他们再奋手去夺时,全都一声惨号,痛得七颠八倒。
 
这铁戟有什么奥妙呢?原来它们都在火里烤过,只要用手去抓,手立即就会被灼烂。这样一来,陈友谅就没辙了,只好下令撤退。水关又平安无恙了。
 
陈友谅又分兵攻陷了吉安、临江,招降了李明道,杀了曾万中,擒住了刘齐、朱叔华和逍天麟,他带着他们来到南昌城下,对着城上的守兵喊道:“如果你们不投降的话,下场就是他们这样!”说着,就将他们全部斩首,然而,守兵见了,依然不为所动。
 
陈友谅又去攻官步、士步两个门,赵德胜日夜巡城,指挥士卒,忽然,不知从何处射来一只硬箭,正中赵德胜的腰眼,深达六寸。赵德胜咬牙拔出箭,强忍着剧痛感叹道:“我从军以来受过那么多伤,都没有这次这么厉害,我恐怕撑不下去了,只恨不能跟主公一起一统中原啊!”说到这里,猝然晕死过去,不久就溘然而逝。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赵德胜死后,将士们更加奋勇,越是这样,陈友谅就越攻不下,但他总不肯死心,整日地围住这城,以此来逼朱文正投降,真是呆鸟。朱文正假装归顺,却又暗地里命千户张子明,偷偷越过水关,去应天告急。
 
张子明扮成渔夫的样子,摇着渔船唱着渔歌混出了石头城,昼行夜止,半个月后,方才到达应天。到达应天后,张子明换了身衣服就去见朱元璋。
 
朱元璋问他陈友谅的兵力如何?
 
张子明回答说:“陈友谅这次把所有兵力都带来了,不过现在也战死了不少。现在江水日益干涸,那些巨舰行驶起来非常不便,而且出世在外这么久,粮食也不够,只要抓紧时间出兵,想打败他也不难。”
 
朱元璋听了,说:“你先回去告诉朱文正,要他再坚守一个月,我当亲自带兵赶来支援。”
 
张子明领命而返,重又扮作渔夫,摇着船急急往回赶。没想到到了湖口,竟被陈友谅手下的巡逻兵给抓住了,并将他带到了陈友谅面前。
 
陈友谅问他:“你是谁?竟然这么大胆子?”
 
张子明说:“我是张子明,去应天求援的。”
 
陈友谅又问道:“朱元璋会来支援吗?”
 
张子明说:“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劝他说:“你要是想得到荣华富贵呢,就对朱文正说朱元璋没空,不会来支援的,让他速速投降!”
 
张子明听了张大眼睛说:“你不要骗我!”
 
陈友谅信誓旦旦地说:“决不骗你。”
 
张子明说:“你要是真不骗我,我就去说。”陈友谅于是派人将张子明押到城下,命他跟朱文正喊话。
 
只听张子明高声喊道:“朱元帅听着!张子明已经从应天回来了!主公让我告诉你,继续坚守此城,援军很快就到了!”陈友谅听到这话,气急败坏地就将张子明杀了。
 
朱元璋因南昌之围告急,飞速调回徐达等人,立即亲率二十万大军朝南昌进发。来到湖口,朱元璋先遣指挥戴德率两路军队占据泾江口和南湖嘴,将陈友谅的退路堵住。又传信给信州兵马,叫他们把守住武阳渡,以防陈友谅逃跑。安排就绪后,才驾船继续前进。
 
陈友谅围攻南昌,已经八十五天了。至此听闻朱元璋来援,于是撤围东下,到鄱阳湖迎战朱元璋。朱元璋从松门进入鄱阳湖,抵达康郎山,远远望见前面樯橹如云,战船林立,料定是陈友谅的军队。
 
朱元璋对众将说:“我看陈友谅的船首尾相连,气势虽然大,但不利于进退,要想破他,也不是难事。”
 
徐达在一旁问道:“莫非用火攻?”
 
朱元璋说:“我也这么想。”随即将舟师分成二十队,从四面围攻敌船,每艘船上载有火器和弓弩,朱元璋下令各将士先发火器,再放硬箭。众人依计而行,果然一战即胜,杀了敌军一千五百多人。徐达身先诸将,夺得了一艘大船。俞通海则顺着风向纵火,焚毁了敌船二十多艘,余将宋贵、陈兆先等人,亦相率死战。这时候,前后左右的敌船,多半被烧,连徐达所坐的大船也被延烧,徐达忙令士兵扑灭火势,然后继续奋力追杀陈友谅等人。朱元璋担心徐达有失,忙派人去救援,徐达得了援兵,越发觉得耀武扬威,更加奋勇杀敌。不料敌兵避开徐达,却反过来争先围攻朱元璋。
 
朱元璋见敌舟向他围聚过来,急忙鼓船督战,可船没走多远,就被搁浅了。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乘机而上,在他的一声令下,四面的汉兵,摇橹云集,把朱元璋重重围困起来。指挥程国胜、宋贵及陈兆先等人,忙率兵抵挡,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与他们拼了个你死我活,真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那张定边煞是勇悍,只管四面指挥,重重围裹。宋贵、陈兆先舍命护主,身中数十刀,当即死在了船上。朱元璋现在终于怕了。
 
这时,韩成对朱元璋说:“舍己为公,是为人臣子的责任,臣愿意为主公牺牲!请主公和臣将衣服换过来,这样主公就可以脱难了,臣也死得其所!”
 
朱元璋沉吟不答,韩成刚要劝他,只听见外面的呼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声势汹汹中,隐约还有杀啊降啊这类字眼。
 
急得韩成来不及等待,求着朱元璋说:“主公就听我的吧,否则同归于尽,有何意义?我若替主公去死,就可以保住主公一命,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朱元璋没办法,只好脱下衣服和头冠递给韩成。韩成换好衣服,戴上头冠,回头望着朱元璋说:“主公保重!韩成去了。”真是比易水送别还要悲壮。
 
朱元璋好不忍心,无奈事情迫切,而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目送韩成去了。韩成登上船头,高声对陈友谅喊道:“陈友谅你听着!就因为你我两人,导致劳师动众,生灵涂炭,这又何苦?我今日让你威风,你不要再滥杀无辜了!你看着。”说完,只听扑通一声,韩成竟然跳入了江中。我有诗赞韩成:
 
荥阳诳楚愿焚身,
 
谁意明初又有人。
 
水火不情忠骨灭,
 
空留史笔纪贞臣。
 
韩成既死,陈友谅的攻势暂时缓了下来,只有张定边还不肯退兵。就在这时,张定边忽觉“飕”的一声,一支雕翎箭正向他的右额射来。张定边失声叫了出来:“完了!完了!”箭是谁射的呢?下章便知。
 
就这一章来说,安丰之行关系很大。南昌几乎失守,金陵几乎被袭都是因为它的发生,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军国大事不能有丝毫失策,否则代价巨大。陈友谅不攻应天、专攻南昌是他策略上的失误,但是六十万大军攻一座孤城,居然相持了八十多天还没拿下,这就说明陈友谅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鲁缟难穿的时候了。
 
最后,朱元璋和陈友谅二人的兴亡以鄱阳一战定胜负,所以这一章我尤其不敢草率,望读者诸君细品。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