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太平盛世

话说宣宗听从杨士奇的建议,劝胡皇后退位,胡皇后果然没说什么就答应了,布置已定,宣宗先将皇子朱祁镇立为太子,由礼臣奉上金册、金宝。
 
孙贵妃大喜过望,嘴里却跟宣宗说:“皇后病好以后,自然会生儿子的,臣妾的儿子怎么敢高过皇后的呢?”满口仁义道德还要惺惺作态,最为可恨。
 
宣宗说:“朕马上就要立你为后了,不要谦让。”孙贵妃又假装推辞,宣宗不肯答应。
 
不久,胡皇后上奏退位,宣宗准奏,命她住在长安宫。
 
胡皇后生性喜静,不喜欢那些华丽的装饰,退位后,她越发醉心于黄老之学,淡于名利,倒也安于退让之后恬适的生活。张太后对她十分怜悯,常把她叫到清宁宫居住。而且宫里有什么盛事呀宴会呀,胡皇后的位子总是高于孙皇后,孙皇后因此有些怏怏不乐。但是有张太后保护着胡皇后,孙皇后也不敢造次,只好忍气吞声,得过且过。
 
后来宣宗非常后悔把胡皇后废了,还以年少不懂事自我辩解,不过当时宣宗早已经不是少年了。因此后来还赐号给已故的胡皇后,称她为静慈仙师。英宗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胡皇后痛苦不已,紧接着第二年也去世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宣宗如愿以偿册立了孙皇后,心中很是欣慰,就在西苑宴请大臣。
 
西苑在紫禁城的西边,苑中有个太液池,方圆十多里,太液池上架着一座长桥方便往来。桥的东面是圆台,台上有一座圆殿;北面是万岁山,山上建有六七所庭阁,全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池边种着珍贵的树木,名花异草更是多不胜数;池中间还有个几丈高的玉龙,口中不断涌流甘泉,下注池中;圆殿的后面,也有石龙吐水与此相呼应,宛如瀑布一般。宣宗还命人在圆殿旁边修筑了一间草舍,作为告祭天地时的住所,虽然只是三间矮屋,但建得格外雅致,宛如神仙的住处。
 
蹇义、夏原吉、杨荣、杨士奇等十八人奉命来西苑赴宴,宣宗早已在苑中等着了。等到众臣行过礼后,宣宗命人驾船环游。先游万岁山,后带领众人泛舟太液池。在船上的时候,宣宗用手指着御舟说:“治天下有如此舟,是游历大川必不可少的工具,众爱卿对朕的辅佐也是如此。”
 
蹇义、夏原吉等人听了,连连向宣宗叩谢。
 
宣宗又令随从的太监用网捕鱼,并将捕得的鱼命人交给厨子做成汤羹,再分给船上的众臣喝。
 
众人乘着酒兴一边喝酒,一边赋诗吟唱。你一言,我一语,无非都是在歌颂政绩,赞扬明君之治,天下得以休养生息。接着,宣宗又舍弃船只上岸入殿,在东庑赐宴。喝的是琼浆玉露,吃的是山珍海味。宣宗还特地下旨,君臣同乐,不醉不归,因此众人都开怀畅饮,尽情享乐。宴会结束后,宣宗赐给各位大臣美玉、珠宝等东西,大家纷纷磕头谢恩后,才散场而归。
 
过了几十天,张太后的生辰到了,大臣们纷纷上朝道贺。典礼结束后,宣宗带着张太后游西苑,众臣都跟在后面。来到苑中,宣宗亲携太后慈舆,登万岁山,并举杯向张太后祝寿。太后大悦,和宣宗小酌了几杯,还对他说:“如今天下太平,我们母子得以共享天伦之乐,都是上天和祖宗保佑。天下的百姓都是天和祖宗的孩子,你身为皇上,要是能让百姓都远离饥饿、贫寒的话,我们母子就可以长享天伦之乐了。”宣宗听了急忙离席叩谢,这一场盛宴持续了很久,皇帝与臣子们才尽欢而散。
 
不久,宣宗又奉张太后之命,跟随张太后前去先祖的陵墓前拜谒,宣宗亲自拿着櫜键,骑马走在前面探路。众人来到清河桥,宣宗下马扶着张太后乘坐的车子,徐徐前进。黎民百姓夹道观拜,陵墓旁的父老乡亲,也全都山呼迎拜。张太后对宣宗说:“百姓爱戴皇帝,无非是因为当今皇帝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你要善始善终,不要辜负了黎民百姓的期望!”宣宗唯唯受教。
 
拜谒完先祖的陵墓后,宣宗陪着张太后一起来到农家。张太后宣召村妇,向她问了些家常琐事,村妇淳朴的回答让张太后大受感动,于是就和她如家人一般的聊起天来。张太后甚觉欣喜,又赐给村妇一些东西,而村妇则为他们献上了野菜和自己家酿的酒。
 
张太后尝完,对宣宗说:“这是农家风味,不可不尝。”言传身教,不愧是贤母。
 
宣宗也亲尝了几样,味道果然不错。离开农家之后,在回宫的路上,宣宗见路旁有农夫在犁田,就问他借来耒,亲自下田耕地,可推了三下就推不动了,宣宗回头对蹇义等人说:“朕推了三下就没有力气了,更何况他们还要长久地劳动呢?”说完,就命人赏赐农民钱钞。其他所经过的农家,也各有赏赐,顿时欢声载道,交互称颂宣宗圣明。
 
宣宗对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够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区发生了蝗灾,宣宗派遣官员前去指挥消灭蝗虫,但他仍不放心,特意给户部下旨,告诫他们往年负责捕蝗的官员对民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小,因此要严禁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并且还作了一首《捕蝗诗》颁给臣子。
 
宣德七年,宣宗减免了因遭受水灾的嘉兴、湖州等地的赋税,宣德八年也减免了不少受灾地区的赋税。
 
宣宗励精图治,下令让君臣互相监督,他兴利除弊,任命工部尚书黄福和平江伯陈瑄负责物资的输运,又选了郎中况锺、赵豫、莫愚、罗以礼,员外郎陈本深、邵旻、马仪、御史何文渊、陈鼎等九人出任知府,这些人都十分称职。
 
况锺在苏州任职,他锄强扶弱,号称“能吏”。赵豫在松江任职,他接济百姓,扶贫济困,号称“循吏”。这两个太守爱民如子,久负盛名。宣宗还任用了薛广等二十九人,他们也做出了很多政绩。曹弘、吴政、赵新、赵伦、于谦、周忱是侍郎,分别担任南方与北方的巡抚。于谦在山西,周忱在江南,他们的任期最久,也最受百姓爱戴。
 
在施政时,宣宗既懂得如何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在做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然而,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他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
 
当出现危机时,宣宗的行动果断而又负责,比如在朱高煦叛变和需要做出从安南撤军的决定时就是如此。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审判,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在他统治时期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
 
总之,宣宗的统治是明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而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
 
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朝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更加难得的是,这位从容英明的宣宗不仅兢兢业业地治国,闲暇之余,吟诗作对、画画题词,附庸风雅也很在行。
 
宣宗喜欢画画,他所画的人物花卉都笔法精湛。其画作《黑兔图》《松云荷雀图》《黑猿攀槛图》都赏赐给了王公大臣,大臣们都十分珍视,视为秘宝。宣宗还下令敕造宣纸,纸的质地薄的轻盈坚固,厚的润滑细腻。也可裁剪成笺,如菊花笺、红牡丹笺、洒金笺、五色粉笺等各种。
 
其他的还有像褐色香炉啊、蓝纱宫扇啊、青花脂粉箱啊,都是由宫内做出来再流传到宫外的。这些香炉的样式不一,炉底很多都印有大明宣德年制。印章的手感光滑,蜡色可爱。宫扇则是由二十多根竹骨,在上面粘上蓝纱,接上木柄制成的,这样可收可放,使用的时候随意自如。
 
宣宗还为它作了一首六字诗:
 
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
 
扫却人间烦暑,招回天上清凉。
 
诗中所说的就是此物。
 
青花脂粉箱乃磁铁所制,通体刻有花纹,内部结构精妙,十分灵巧,据说是暹罗国献给宣宗的。宣宗让工匠仿造,工匠穷年累月用了好几年时间才做成了十件。其中的两件宣宗赐给了孙皇后,其余的则赏给了宫中的嫔妃。
 
后来宫中又兴起斗蟋蟀,宣宗尤其喜爱这个游戏,曾让苏州的地方官采购一千只蟋蟀入宫。当时有首歌谣是这么唱的:“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好在宣宗只是把斗蟋蟀当成闲暇时的爱好,不过是用来消遣,并没有玩物丧志耽误国事。读者诸君不要误会,将其视作宋徽宗、贾似道一类的人物。况且,如果国家不太平,宣宗又哪有时间和心思培养这些兴趣爱好呢?
 
有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宣宗微服出行,仅带了四个亲信就来到杨士奇府上。
 
杨士奇仓皇出来迎接,磕着头说:“陛下万金之躯关系重大,怎么能随便就到这里来呢?”
 
宣宗笑着说:“朕想到你的一句话,所以就来了。”然后和杨士奇谈了好一会儿才回宫。
 
过了几天,宣宗派范弘去问杨士奇,微服出行有什么危害?
 
杨士奇说:“陛下的本意是好的,但是陛下的恩泽不一定能到达每一个地方,万一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找到机会接近陛下,岂不是天大的灾难?”
 
没想到十几天后,捕盗校尉果然抓住了两名强盗,一问才知道,他们正是想趁着宣宗出行的时候乘机行刺。
 
宣宗这才明白过来,在心里想道:“杨士奇果然很爱朕啊!”从此更加器重杨士奇,杨士奇也知无不言,为宣宗鞠躬尽瘁。
 
皇帝有话想与大臣说,完全可以将其召进宫中,而宣宗却跑到大臣家里去了,并且还是在深更半夜。如果两者没有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
 
宣德三年,宣宗出巡北方,击败了兀良哈的土匪,宣德五年到九年,宣宗又两次巡边,最远都到了洗马林附近。众将士请求顺便进攻瓦特部,杨士奇和杨荣极力劝阻,宣宗才没有出兵。后来夏原吉、金幼孜先后病死,蹇义也老了,无法再参与政事,国事都依靠三杨参与决策。
 
宣宗又悠闲地过了两年,之后忽然得了一场大病。到了最后病危的时候,宣宗令太子朱祁镇继位,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先问过太后以后再施行。
 
诏书才刚写好,宣宗就驾崩了。
 
宣宗在位十年,享年三十八岁,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太子朱祁镇,次子名叫朱祁钰,是贤妃吴氏所生。朱祁镇登基时才九岁,大臣们都对此颇有微词,争着说太子年幼,不能当皇帝,有的甚至说太后已经有了其他的人选,想立襄王朱瞻墡为帝。
 
杨士奇对杨荣说:“新皇帝年幼,谣言四起,倘若发生不测,后宫就危险了。我们深受先皇厚恩,理应保护幼主,匡扶他登基。”
 
杨荣点头,随后率领百官入宫。恰逢太后当时也在乾清宫,两旁的女侍卫佩刀带剑,护卫森严,侍卫召杨士奇和杨荣觐见。
 
杨士奇和杨荣叩头已毕,求见幼主。
 
太后说:“我正是为了此事才找二位过来的。二位都是先皇的旧臣,一定要好好扶持幼主,不要辜负了先帝呀!”
 
杨士奇和杨荣重又叩头答道:“臣遵旨!”
 
太后随即宣布让百官进殿,然后召太子出来相见。太后指着太子对群臣说:“这就是新天子,今年才九岁,全仰仗众位爱卿的扶持!”众臣听了太后的话,纷纷跪下大呼万岁。
 
戏中曾有一出“二进宫”,演绎了这一历史事件。
 
太子随即登位,尊号英宗,接着大赦天下,以第二年为正统元年。英宗追尊先帝宣宗为章皇帝,庙号宣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皇后为皇太后,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不久吏部尚书蹇义也去世了,旧臣中除了三杨外,资格最老的要算英国公张辅,其次是尚书胡濙。太皇太后委任五位大臣,让他们一起帮忙裁决军国大事。
 
内侍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说:“祖法上早明令禁止这么做了,汝等休得胡言!”
 
彭城伯和都督张昇都是太皇太后的兄弟,但太皇太后让他们远离朝廷,不得参与议政。
 
张昇是个贤才,杨士奇屡次请他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从。
 
是时,宫中出了一个大蛀虫,司礼太监王振。在这里叙述此人,也是隐示惩恶之义。王振狡黠多智,仁宗时期任职于东宫,到了宣德年间,手上已经有了一点权力。
 
王振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实在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是超群的,比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
 
而王振一遇到英宗,便像鱼遇到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
 
英宗即位后,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二十四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奏章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这被称之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给内阁拟旨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身边,善于察言观色和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官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宗现在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
 
英宗不仅对王振格外宠信,还称呼他为先生。王振因而开始在宫中作威作福,还在朝阳门外筑起一座将台请英宗阅兵,京城所有的武官都在这个校场练习骑射,名为阅兵,其实是为了方便王振收集兵权,抵制文臣。不仅如此,王振还假传圣旨,提拔指挥纪广为都督佥事,纪广因而也投奔了王振。
 
宦官专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王振担心自己的权力不足,正好兵部尚书王骥和右侍郎邝埜奉旨去筹边,回来的时候延误了几天。王振就唆使英宗,召来二人上殿,责问他们道:“你们是欺负朕年幼吗?如此懈怠,成何体统?”随即便喝令左右将他们关进大狱。右都御史陈智唯王振是从,于是弹劾张辅,说他回复奏折时有意拖延,应该严惩。
 
九岁的英宗知道什么,自然全部由王振作主,王振因考虑到张辅是历朝功臣,不好用刑,就命人将科道的官员每人杖责二十。太皇太后知道了忙赶来阻止,可是等到她赶到的时候已经打完了。幸好王骥、邝埜得到太皇太后特旨,从狱中被放了出来。
 
太皇太后张氏贤明有德,她见王振逐渐有干预朝政的迹象,心中十分不安。她担心前朝宦官专政的历史重演而断送大明江山,于是就下定决心严惩王振,以打消王振妄图干预朝政的念头,从而进一步提醒英宗严防宦官专政。
 
一天,张太后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肃穆凛然。接着,太皇太后把英宗和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尚书胡濙等召到便殿。英宗按规定站在东边,五位大臣立在西边。
 
太皇太后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是先帝留下来辅佐你的,一切国事都应该与五位大臣共同商议才行,如果他们不赞成,不准随便施行!”
 
英宗含糊着答应了,太皇太后又看向五位大臣,见杨溥在一旁,就叫他来到面前说:“先帝常念叨你忠心,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啊!”杨溥不禁低下头哭了起来,太皇太后也跟着落起泪来。
 
原来,当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杨溥和黄淮等人因为同僚的谗言陷害,都被成祖抓了起来,仁宗每次在宫中谈起此事,都十分感叹。后来仁宗一即位,就将他们全部放了出来。尚书黄淮在宣德八年辞官回乡,正好提拔杨溥为礼部尚书,和杨士奇等人一起入内阁办事。太皇太后因为想起以前的事才说出如此动情之言。
 
哭了一会儿,太皇太后又让女官宣王振入殿。
 
王振跪在殿下,太皇太后勃然大怒道:“太祖以来就立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违犯者定斩不饶。现在你伺候皇帝的起居,却做了这么多不法之事,罪无可赦,哀家现在就赐你死罪!”
 
王振听了大惊失色,正想辩解,左右的女官已经拔出剑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吓得他魂不附体,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九岁的英宗见到这副情形,忙匍匐在地上替王振求情,五位大臣也依次跪下。太皇太后说:“皇帝年少,看不出你这小人的面目,你忙帮不上,误国倒是绰绰有余,我今天姑且听皇帝和各位大臣的话,不杀你,从此以后,看你还敢不敢干预国政!”
 
随后,太皇太后命令王振:“你要是再干预国事,我绝不轻饶你!”王振忙叩头谢恩,太皇太后呵斥他退下,王振战栗着出去了,五位大臣也依次走出大殿。
 
此后,太皇太后每隔几天就派人到内阁去查问王振的行踪,有没有未通过内阁而由王振自己决定的事情,而王振经过这件事之后倒也收敛了很多,大约有三四年不敢干预政事。
 
至正统五年,年老的太皇太后,体弱多病,杨士奇、杨荣等人也逐渐年迈。
 
王振又开始旧病复发,想乘机出些风头,于是他来到内阁,问杨士奇和杨荣说:“你们为国家效力这么久,真是辛苦了呀!但你们都老了,将来谁来接替你们呢?”
 
杨士奇回答他说:“老臣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话还没说完,杨荣插嘴道:“这话不太对。我们的确老了,还是应该选拔少年英才接替我们,才能报答圣恩啊。”王振听了喜形于色,立即告辞离去。
 
杨士奇问杨荣说:“这种小人,和他这么客气干什么?”
 
杨荣说:“他和我们互相厌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旦他有机会让皇上下道圣旨辞退我们,我们能怎么办?不如先选出一些有贤能的人入内阁辅政,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啊。”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现在三杨同心都不能除去王振,后人又能拿王振怎么样呢?这一步想到的太晚了。
 
杨士奇这才释然地说:“你果然高见,我很佩服。但说到贤才,马愉、曹鼐等人怎么样?”
 
杨荣说:“还有苗衷、高穀等人呢,他们也不差,可以举荐。”
 
杨士奇点头,回去后就起草了一张推荐表,第二天上朝时呈给英宗。英宗随即传旨令马愉、曹鼐,入阁参预机务,唯独不提苗衷、高穀二人。
 
后来杨荣生病去世了,内阁的老臣越来越少,王振又跑来问杨士奇:“我的同乡里有谁可以到京城任职啊?”
 
杨士奇说:“山东提举佥事薛瑄可以。”
 
原来薛瑄的户籍隶属山西,与王振同乡,王振随即上奏英宗,提拔薛瑄为大理寺少卿。
 
薛瑄来到京城,杨士奇叫他去拜见王振。
 
薛瑄正义凛然地说:“大丈夫入朝为官,应该拜谢的难道不是皇上吗?”薛瑄不肯去拜谢王振,杨士奇因而十分欣赏他的为人。
 
几天后就是东阁会议,王振高高坐在上面,众人见到王振纷纷行礼,只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薛瑄。王振只好先拱手和他行礼,薛瑄却始终淡淡地回应他,不肯臣服王振,王振因而越发的怨恨薛瑄。
 
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修筑完成后,英宗大宴群臣,发现只有王振没被邀请来。
 
英宗坐立不安,如失左右手,竟偷偷派遣内侍去找他的王先生。内侍来到王振府上,听到王振在大发脾气:“周公辅成王,成王可以垂帘听政,难道我就不可一坐吗?”
 
内侍赶忙回去报告英宗。英宗知道祖宗的规矩,宫内的宦官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大臣一起参加宫宴的,但他心中敬爱王先生,担心他不高兴,所以这次只好破例了。英宗命人打开东华中门,宣王振入席。王振扬扬得意地骑马而来,到了门前,百官都已经跪下迎接,王振这才下马,趾高气扬地走了进去。
 
这件事充分说明,王振虽然受到太皇太后和三杨的限制,但他的势力仍然逐步强大了起来。
 
正统七年,英宗册封皇后钱氏,整个仪式都是王振安排的,王振颐指气使,谁敢怠慢?真是出尽了风头。然而,英宗反而对王振更感激了。
 
当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病情加重,依然传旨问杨士奇、杨溥,国家大事还有没有要上奏的。杨士奇忙花了三天整理好三条建议呈给太皇太后。第一条是:建文帝在位四年,虽然最后流亡在外,但是不能削去建文年号,应该重修建文帝实录。第二条是:太宗皇帝有命,收藏方孝儒等人遗书的一律处死,现在应该解禁。第三封奏折还没来得及呈入,太皇太后就驾崩了。杨士奇等人哭得十分伤心,唯独阴险狡诈的王振开心不已,他最大的眼中钉终于拔去了,从此自己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真是:
 
误国由来是贼臣,
 
权阉构祸更逾伦。
 
三杨甘作寒蝉侣,
 
莫谓明廷尚有人。
 
仁宗和宣宗可以说是明代历史上最文雅的两位皇帝了,写史书的人没有谈及他们的过错,但也没有辱没他们的功劳。太皇太后张氏和大学士杨士奇值得表彰。况锺、赵豫这些有贤能的人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存在。太皇太后看出了王振的险恶用心,让女官将刀驾到了他的脖子上,可以说是十分明智的举措。但是因为英宗和大臣们的恳请,最后没有杀掉奸臣,导致养虎为患,真是可惜。太皇太后在垂危之际还记挂着国事,但不知杨士奇的三封奏折里有没有提到王振的罪恶行径。杨士奇治国还是不如太皇太后啊!明朝多贤后,不知像太皇太后张氏这样的女子,称不称得上是女中豪杰呢?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