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共有一百回。作者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主要描写的是从朱元璋开国,到崇祯亡国的明朝历史,
第七十七章 援助朝鲜
却说朝鲜在中国的东方,以前称为高丽国。明太祖时期,李成桂是朝鲜的国主,和中国通好,明太祖封他为王,世代臣服于中国。
 
但朝鲜与日本只隔着一道海峡,平时也互相通通贸易什么的,来往也比较频繁。
 
神宗在位的时候,日本出了一个名叫平秀吉的人,他统一了日本国,并派人到朝鲜,逼他们向日本朝贡,还唆使朝鲜攻打大明,被朝鲜国王李昖一口回绝。
 
平秀吉当初不过是一个奴仆,后来跟着关白信长,为他出谋划策,两人一起占领了二十多个州。
 
后来,关白信长被参谋阿奇支所杀,平秀吉就带兵为他复仇,自称关白,攻下了六十多个州。因为朝鲜不肯归顺,平秀吉就派行长清正等人率领几百艘战船从对马岛出发,直逼釜山。
 
朝鲜很久都没有打过仗了,国王李昖又沉迷于酒色,很久不理政事。现在一听到日本兵来进攻了,大家都不知所措,只好望风而逃。日本兵进一步,朝鲜兵就退一步,李昖眼看着抵挡不住了,就留下小儿子李晖摄理国事,放弃王城逃到平壤去了,不久又向东去了义州。
 
日本兵攻入朝鲜王城,俘虏了王子和众大臣,毁去坟墓,抢劫府库,四处侵占朝鲜的土地。江原、黄海、全罗、庆尚、忠清、咸镜、平安八条国道几乎全被日本兵占领了。李昖急得没办法,只好向大明求援。明朝大臣们认为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一定要救,便急忙派使臣薛潘到朝鲜去传话,让李昖不要害怕,说大明的大军很快就到了。
 
李昖信以为真,满心期待地等了好多天,谁知等来的只有史儒等人带领的由一两千人组成的游击队。李昖不禁大失所望。
 
果然,史儒等人迷迷糊糊地来到平壤,正巧碰上天降大雨,又不小心中了日本兵的埋伏,史儒在仓促中战死。副总兵祖承训带着三千人正渡过鸭绿江,本打算做史儒等人的后应,谁知日本兵杀败史儒后,乘胜东来,锐不可当,祖承训见他们势不可挡,急忙策马往回奔,方才捡回了一条命,真是天大的侥幸。
 
明朝廷得到战败的消息后非常震惊,只好又派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统领军务,出兵攻打日本兵。日本兵仗着锐气,径直攻入丰德。明军刚刚集结完毕,行长清正等人就派使臣来找明军。来使骗明军说日本兵不敢与中国抗衡,希望和中国议和。兵部尚书石星向来胆怯,一听到日本要求和的消息,便急忙招募了一名能言善辩的说客前往日本兵的大营谈判。
 
嘉兴人沈维敬是个无赖,竟然不分好歹就前去应征,石星也真派他去了。沈维敬来到平壤与日本行长见面,行长见到他之后先非常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对沈维敬说:“只要天朝按兵不动,我军很快就会退兵回去,以后就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全部归朝鲜,我大日本国决不侵占。”沈维敬回去报告石星,有几个稳成老练的大臣都说日本人狡诈,不可轻信,催促宋应昌等人发兵围剿。偏偏石星被沈维敬的话迷惑住了,以为日本真的很快就会退兵,就没有急着出兵。
 
宋应昌抵达山海关后征调人马,一时难以集齐,朝廷又特派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和弟弟李如柏、李如梅等人一起在辽阳和宋应昌会师。
 
沈维敬见到李如松后,向他转述了日本行长的话,李如松怒斥他说:“你敢擅自勾结日本人?”接着李如松看着左右,准备下令将沈维敬推出去斩首。
 
好在参谋李应试及时阻止了李如松,并在他耳边说:“沈维敬表面和日本人议和,我们可以暗地出兵偷袭,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啊!”
 
李如松不等他说完,马上反应过来说好计,接着去和宋应昌商议,宋应昌也一力赞成,于是留下沈维敬,一面誓师东渡。
 
这天风和日丽,水天一色,层峦叠嶂倒映在水面倒是别有一番生趣。众人摇着桨渡江,颇有乘风破浪的气势。监军刘黄裳在船头慷慨激昂地发表宣言:“今日此行,希望大家都努力!封侯的机会到了!”
 
沈维敬三入平壤的时候,大约是万历二十一年新春。当时大军来到肃宁,日本行长派了二十个牙将去迎接。李如松让游击李宁生抓住来使,没想到日本派来的牙将也做好了翻脸的准备,一个个见情况不对立马拔出刀来格斗。
 
一场厮杀过后,日本派来的牙将逃走了十七人,只有三人被抓住。日本行长接到牙将的回报后立即登城准备迎战。李如松到了平壤,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东南临江,西北靠山,北面有牡丹台,地势十分险峻。
 
日本兵已经列好了大炮严阵以待,李如松知道日本兵的厉害,就先派南兵进攻,敌方果然炮火齐发,所向披靡。李如松让南兵暂时撤退,在城外安营。到了晚上,日本兵来偷袭军营,幸好李如松事先做了准备,令李如柏带兵出击,杀退了日本兵的偷袭部队。
 
当晚,李如松默默地筹划了很久,第二天黎明,李如松令游击吴惟忠带兵攻打牡丹峰,其余人将平壤包围起来,独独放过西南一角。
 
李如柏问李如松说:“西南是要害之地,为什么不攻?”
 
李如松笑着说:“我自有安排,你放心吧。”
 
李如柏退下后,李如松随即召副总兵祖承训到帐前,对他秘密吩咐了几句话,祖承训离开。又过了一晚,李如松亲自率军一鼓作气直攻平壤城。当时牡丹台上的炮火和平壤城头的强弩就像疾风骤雨一般朝明军射了过来。各将士见状不免有些害怕,停住了脚步。
 
李如松手执佩剑,把最先后退的士兵斩杀了五六名,众人这才又冒死前进,终于来到城脚。明军取出预先准备好的钩梯和盘索,将云梯搭建起来。
 
日本兵也很厉害,在城头上拼死抵抗。城内外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双方却还是相持不下。忽然,平壤城的西南角有明军蜂拥而上,吓得日本兵措手不及,急忙分兵去西南角抵抗。
 
李如松见敌人的阵脚大乱,知道西南已经得手,随即率领众人登上小西门,李如柏等人也从大西门杀入,一时间战火连天。这时候,吴惟忠正在猛攻牡丹峰,突然一弹飞来,洞穿了吴惟忠的胸膛,吴惟忠不肯退却,坚持督战,好不容易才占住了牡丹台。
 
李如松入城的时候,原先的坐骑都被炮火打死了,只好换了一匹战马继续前进。日本兵终于力不能支,纷纷弃城向东逃跑,渡过大同江回到龙山去了。
 
这次大战,幸亏祖承训暗中偷袭了西南一角,方才将日本兵杀退,夺回平壤。
 
李如松知道日本兵素来轻视朝鲜人,特令祖承训的部下换上朝鲜的民服,将战甲穿在民服里面,绕出西南后再偷偷袭击。日本人开始并不知道,等到祖承训登上城头,脱下衣服露出战甲,他们这才知道中计,慌忙抵御但已经来不及了。
 
明军斩下日本兵一千二百八十多个首级,烧死的、溺死的,以及跳城而死的日本兵更是多不胜数。裨将李宁、查大受等人率领三千精兵偷偷埋伏在江东的小路,又斩下三百多日本兵的首级。李如柏在城内也杀敌不少。
 
自此以后,黄海、平安、京畿、江原依次被明军收复。
 
李如松连胜日本兵,渐渐开始轻敌,趾高气扬了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时,朝鲜有散兵来报,说日本兵已经放弃了朝鲜的王城,李如松听了大喜,立即带人赶往碧蹄馆查探虚实。碧蹄馆在朝鲜城西,距朝鲜的王城只有三十里地。
 
李如松骑着马刚刚来到大石桥,隐约望见了碧蹄馆的轮廓,谁知这时“扑通”一声,李如松居然连人带鞍从马上跌了下来,右额撞在石头上,血流不止,还险些晕了过去。
 
随行的将士急忙上前搀扶李如松,却猛然听见一声呼哨,接着四面八方突然出现许多日本兵,马上把李如松等人团团围住。幸好李如松这次带的人都骁勇善战,左挡右挡拼命相救。日本兵一时也没占到便宜。
 
双方一直打到午后,明兵的战袍都被汗水湿透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剑也缺了,刀也折了,连弓袋里的箭也快要用尽了,并且这个时候援兵还没来,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时,日本兵的队伍里走出来一个身穿铁甲举着大刀的人,迎头就向李如松冲过来。裨将李有升挺身而出,同样舞起大刀迎战日本人。谁知其他日本兵趁李有升不注意,用铁铙钩把李有升从马上钩落了下来,接着一顿乱砍,将李有升剁成了肉泥。
 
幸好李如柏和李如梅先后杀到,这时,之前和李有升对战的日本兵又出来阻拦,却被李如梅一箭射倒,当场毙命。不久,杨元的援军也到了,明军于是一起猛攻,日本兵这才不甘心地渐渐撤退。
 
那时候大雨滂沱,平底也成了泽国,马不能骑,路又不好走,明军又经历了这次的挫折,伤亡无数,不得已只好退驻到开城。
 
后来得知日本将士平秀嘉在龙山囤积了数十万石粮食,李如松就趁夜招募死士,纵火将日本兵的粮食全部烧掉了。但明军不敢再趁势轻易进军,宋应昌又急着了解此事,只好重新提起沈维敬和日本人的约定。日本兵没了粮食,也只好派人来找明军表示愿意议和。宋应昌于是据实禀报,明朝廷准奏,由宋应昌派遣游击源弘谟去和日本兵议和谈判,让日本交还朝鲜王城和王子。日本兵果然放弃了王城,退兵釜山。
 
李如松与宋应昌入城一看,发现还有粮食四万多石,大豆也有很多,就准备趁着日本人退兵,顺势尾随。偏偏日本人知道明军的想法,步步为营,无懈可击。祖承训、查大受和刘綎等人追了一程,发现没有机会偷袭,只好知难而退。日本人从釜山转移后,送回了朝鲜王子和俘虏的大臣等人。宋应昌随即上书请求回朝,朝廷随后命顾养谦代替宋应昌的位置,并派沈维敬去找日本人,催促他们上表答谢,日本人随即派使者小西飞入朝。神宗也命大臣们商议封贡一事,御史杨绍程却上奏强烈反对说:
 
臣考之太祖时,屡却倭贡,虑至深远。永乐间或一朝贡,渐不如约,自是稔窥内地,频入寇掠,至嘉靖晚年,而东土受祸更烈,岂非封贡为厉阶耶?今关白谬为恭谨,奉表请封之后,我能闭关拒绝乎?中国之衅,必自此始矣。且关白弑主篡国,正天讨之所必加,彼国之人,方欲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特劫于威而未敢动耳。我中国以礼义统驭百蛮,恐未见得。而顾令此篡逆之辈,叨天朝之名号耶?为今计,不若饬朝鲜练兵以守之,我兵撤还境上以待之,关白可计日而败也。封贡事万不宜行,务乞停议!
 
奏折呈上去之后,礼部郎中何乔远,科道赵完璧、王德完、逯中立、徐观澜、顾龙、陈维芝、唐一鹏等人也相继上奏请求罢封。蓟、辽都御史韩取善也上奏说边境事务还没有平息,请神宗罢封。只有兵部尚书石星始终坚持封贡。顾养谦知道石星想让神宗封关白平秀吉为日本国国王,借机消除边患。但是因为朝廷大臣的意见不一,顾养谦只好举荐了侍郎孙爌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官回乡。
 
日本的使者小西飞很快就到了京城,朝廷大臣看到他多半漠视,只有石星殷勤备至,以礼相待,竟然把小西飞当王公大臣一样。朝廷大臣太过自负,石星太过谦卑,都不是好的外交之道。翻译官向小西飞要求了三件事:一是勒令日本兵全部回国;二是授封之后不必给予贡品;三是日本要宣誓永不侵犯朝鲜。小西飞一一答应了下来。
 
三个条件日本使者全部答应,很明显现在是明朝廷占上风,可惜明朝廷后来变卦了。
 
洽谈结束后,神宗命临淮侯李宗城充当正使,都指挥杨方亨为副使,与沈维敬一同前往日本。李宗城等人奉命前去,但一直拖到万历二十四年,几人才抵达釜山。
 
沈维敬借口要先去侦探,就先渡过海,私下献给平秀吉蟒袍、玉带、地图、武经,又用三百匹壮马作为聘礼,娶了日本人阿里马的女儿,沈维敬居然就这样在日本境内住了下来。李宗城也是贪财好色的主,沿途索要贿赂一直来到对马岛。岛上的日本官员仪智格外欢迎李宗城,晚上还给他送去两三名美女消受。
 
李宗城在对马岛翻手成云,覆手为雨,整天寻欢作乐快活得很,竟然把自己来的目的给完全忘记了。仪智经常招李宗城参加自己的宴会,席间还让妻子出来和李宗城相见。李宗城看到仪智的妻子美貌倾城,再加上有了三分酒意,情不自禁地就去牵她的衣袖,想把她搂抱到自己怀里。
 
仪智之妻是行长的女儿,自然不比那些低贱的妓女,当下就生气地拂袖离开了。仪智也大发脾气,下令逐客。李宗城踉踉跄跄地逃出仪智的家,发现身后有几个日本人正跟着自己,想找机会行刺,李宗城顿时酒就醒了,连忙落荒而逃,情急之中也来不及分辨东西南北,而且玺书也丢了,李宗成自知难以复命,一时没有办法,只好找了个树林,解下自己的腰带想自缢。
 
偏偏他命不该绝,随从及时找到了他,将他救活之后一起逃去了庆州。副使杨方亨上奏弹劾李宗城玩忽职守,朝廷于是派人抓住了李宗城,让杨方亨充当正使,沈维敬充当副使。
 
杨方亨连忙渡海赶到日本授封,平秀吉起初还以礼相待,跪拜受封。
 
后来因为朝鲜王只派了州判来祝贺,平秀吉大怒,对沈维敬说:“我遵照天朝的约定,还给他两个儿子三个大臣以及攻下来的州县,他现在居然派一个小官前来祝贺,这是侮辱我国?还是侮辱天朝呢?我与朝鲜誓不两立,请替我回报天朝,速速请天子处罚朝鲜。”
 
沈维敬百般开导,平秀吉还是怒气未消,不肯从釜山撤兵,而且上奏的表粗制滥造,不肯承认天朝。杨方亨只好回去,将罪过推给沈维敬,并将石星前后的手书呈给神宗看。神宗一怒之下逮捕了沈维敬和石星,任用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封麻贵为备倭大将军,管理朝鲜;命佥都御史杨镐驻守天津,严阵以待。
 
大明与日本的和议决裂。
 
日本行长清正等人再次占据了南原、全州,进犯全罗、庆尚各地,直逼朝鲜王城。杨镐率军救援,日本这才退居蔚山。蔚山虽然不是很高峻,但四周都是山,地势险要。杨镐会同邢玠、麻贵各军协商战略,打算分兵三路合攻蔚山。
 
日本兵倾巢出战,明军先假装战败,诱使他们进入了埋伏地,斩首日本兵四百多人,日本大败,随后逃去了岛山。岛山在蔚山的南边,日本兵在那里竖起了三层栅栏,防守得密不透风。游击陈寅身先士卒,冒险冲锋,连破了敌人两道栅栏,就在明军快要攻破蔚山的时候,杨镐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陈寅不得不退了回来。
 
杨镐为什么要鸣金收兵呢?据明史上记载,杨镐和李如梅是故交,李如梅这次也奉命出兵,但是现在还没到,杨镐想留下第三道栅栏等李如梅来了再夺,因此暂时鸣金收兵。
 
可是,等到李如梅赶来时,日本兵已经重新筑好了围栏,李如梅围攻了十天,丝毫没占到优势。这时,日本行长清正也赶来支援了,杨镐来不及下令,竟然独自策马向西逃,明军被杀得措手不及,死伤无数。游击卢继忠率兵三千人断后,也死得一个不留。然而,等杨镐回到王城,居然跟邢玠、麻贵等人报捷,说自己打了胜仗。
 
参议主事丁应泰问杨镐怎么善后,杨镐竟然不以为意,这下可惹恼了丁应泰,他立马将杨镐的败状及所作所为全部写进奏折,上报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奏折罢免了杨镐,派天津巡抚万世德继任。
 
邢玠又招募了江南水兵筹划海运,接着都督陈璘带领广东兵赶到了,刘綎带领四川兵赶到了,邓子龙带领江、浙兵赶到了。水陆军分为四路,中路由李如梅带领、东路由麻贵带领、西路由刘綎带领、水路由陈璘带领,四路并进,直扑日本的大营。
 
正巧那时辽阳发生警报,李如松战死,朝廷命李如梅前往支援,中路就由董一元代任。
 
刘綎从西路出发,击毁敌船数百艘,但是日本行长悄悄从刘綎身后袭击,刘綎腹背受敌,只好仓促败退。陈璘那边也吃了败仗。麻贵进攻蔚山,杀死日本兵无数,正得意着,日本兵突然弃寨诱敌,麻贵不知是计,攻入寨中,却发现是一座空垒,于是慌忙退了出来,这时伏兵四起,幸好麻贵走得快,这才得以逃出重围。
 
董一元进军晋州,接连摧毁了永春、昆阳两寨,游击卢得功战死。董一元继续进攻新寨,可敌人防守非常严,董一元正在带兵猛攻,没想到自己营内的火药突然间燃了起来,烟雾和火光直冲云霄。日本兵乘势杀来,游击郝三聘、马呈文最先败退,董一元也只得奔回晋州。四路大军全部败北。明朝廷派给事中徐观澜来查探东征的军务,据实上报了战败的情况。朝廷下旨斩杀郝三聘、马呈文两人,董一元等人则戴罪留任,让他们将功赎罪。
 
明军因为屡次败北,不免都有些垂头丧气。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忽然传来平秀吉病死的消息,行长清正不得不带人趁夜全部撤退。陈璘、麻贵、刘綎、董一元等人这才又鼓起勇气追击,麻贵来到岛山西浦,杀了几十名日本兵。陈璘率领水师进攻釜山,纵火烧毁敌船,杀死了日本将领石蔓子,生擒日本兵平秀政、平正成,但是前锋邓子龙战死。刘綎夺回了曳桥砦,与陈璘水陆夹击,斩获无数日本兵。日本兵现在没有斗志,统统抱头鼠窜,扬帆东去。
 
日本骚扰朝鲜七年,这期间中国损失兵力十万,花费粮饷数百万,却一直不曾打过胜仗。最后直到平秀吉病死,这场战祸才终于消弭。真是:
 
议封议剿两无成,
 
七载劳兵困战争,
 
假使丰臣夭假祚,
 
明师何日罢东征?
 
世人常说,中国的外交一向缺少正确的策略。难道真的是没有正确的方法吗?其实是明朝廷缺少正确的人来行使正确的方法。平秀吉虽然是一世枭雄,但他入犯朝鲜,霸占王城,自然应发兵围剿。只是明朝廷所用非人:李如松设计收复平壤,但骄傲自大,所以才有碧蹄馆之败;杨镐等人就更不值得一提了;石星身为兵部尚书,却一心主张封贡,对一个小小的日本使者小西飞就像招待王公一样,根本就是没看清情况就先失了国体;赵志皋等内阁大臣也没有什么建树,丞相都如此平庸,更何况下面的人?沈维敬是一个无赖,却受命出使日本,李宗城是一个酒色之徒,朝廷却派他去封贡,这样的庸才只会白白给日本人当成笑话看。幸好平秀吉病死了,日本全线退兵,这场祸事才得以平息。否则在明朝就要发生甲午中日战争那样的事情了。可悲可叹的是,明朝外交真是无人可用啊!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