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成祖看了解缙的诗后,心里明白他是在借机讽谏,心里很是感慨。后来成祖又问黄淮、尹昌隆等人的意见,大家都主张立嫡长子朱高炽,成祖便下定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朱高煦分去镇守云南,朱高燧留守北京,朱高燧本来就和太子一起留守北平,所以奉命后没什么异议,但朱高煦就怏怏不乐了,他曾跟人说:“我有什么罪?要派我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就逗留在南京不肯去。成祖也拿他没办法,暂且由他去了。
成祖之前不遗余力地残害建文帝的旧臣,只留下了镇守淮安的盛庸,还封他为历城侯。而李景隆因为迎降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师,所有的国家大事一概让他参与商议。
成祖还召回了前北平按察使陈瑛,封他做了副都御史。陈瑛是滁阳人,建文初年在北平任职,曾收到过燕府的贿赂,后来被佥事汤宗弹劾,建文帝便将他贬去了广西。这次成祖将他召回,受到恩宠后的陈瑛变得越来越残忍。
每次只要有人犯事,他势必将人屈打成招,有时还会牵连到其他无辜的人。长此以往,狱中的囚犯彻夜喊冤,两旁站着的御史听了都忍不住要掉眼泪,始作俑者陈瑛却在一旁谈笑自如,还和同僚说:“此等人若不严加处治,皇上当初何必要靖难呢?”忠臣义士很多都是被他折磨致死的。
不久,陈瑛又诬陷盛庸心怀不轨,成祖立即削去盛庸的爵位,盛庸因为害怕而自杀了。
耿炳文有个儿子名叫耿浚,娶了懿文太子的长女,建文帝封他做驸马都尉。成祖入京后,耿浚称自己病重,一直不肯露面,成祖就以此将他定罪处死了。而耿炳文自从真定战败而归后一直待在家里,郁郁寡欢。陈瑛和他有嫌隙,于是捕风捉影,说耿炳文的衣服和器皿上有龙凤的图案,意图不轨。这些话上奏上去,正合了成祖的猜忌,于是成祖立即命锦衣卫抄了耿炳文的家产。
耿炳文年近七十,想想自己曾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如今都付之流水,况且现在年老体衰,哪还有精力去辩解,索性服下毒药,去找太祖申冤了。
李景隆做了一年多的太师之后,也被陈瑛与周王共同弹劾,说他谋逆,最后被革职查办,囚禁在家中,所有的家产全部充公。
自此以后,陈瑛的气焰越来越盛,拍马迎合的功力也越来越深厚。他还想到了驸马梅殷也与成祖不和,于是又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说梅殷招揽那些亡命之徒,并与女秀才刘氏狼狈为奸。成祖立即下诏户部尚书,让他去查公侯伯驸马有没有越礼的行为,平时出行的仪仗人数是否合乎标准,又派锦衣卫捉拿梅殷的属下,尽数发配到辽东充军。
永乐三年冬天,成祖召梅殷入朝觐见,都督谭深和指挥赵曦奉命去接梅殷入朝,当三人走到笪桥上时,谭深和赵曦竟合力将梅殷挤到水中,梅殷当场就溺死了。若不是两人得到成祖的密旨授意,怎么会胆敢如此行事?
然而,两人却回去禀报成祖说,梅殷自己跳水自尽了,成祖也不深究此事。
偏偏都督同知许成知道了两人的谋杀过程,并原原本本地将此事上奏给成祖。成祖没办法,只有将谭深和赵曦两人逮捕交给法司惩办。宁国公主听到梅殷去世的噩耗后,竟跑到殿中牵住成祖的衣角大哭,硬要成祖赔她驸马。成祖好言相劝了很久,公主不听,赖在大殿就是不肯走。最后还是徐皇后出来调停,劝宁国公主先去后宫,又劝成祖立即斩了谭深和赵曦,并封宁国公主的两个儿子做官,作为补偿的办法。
成祖不好拒绝,就下诏封宁国公主的长子梅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小儿子梅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并将谭深、赵曦就地正法。随后,成祖派人将宁国公主送了回去,还为梅殷大办了丧事,赐他谥号荣定,特封许成为永新伯。
却说梅殷有一个收降的手下名叫瓦剌灰,跟着梅殷有些年头了,为人很忠诚。
梅殷死后,瓦剌灰日夜大哭。谭深、赵曦伏法时,他请求成祖准许他砍断两人的手足,并挖出他们的心肠祭奠梅殷的阴灵。成祖本来就心虚,不好拒绝他的请求。瓦剌灰于是叩头谢恩,出了朝门直奔法场。谭深和赵曦正法后,瓦剌灰先把谭深和赵曦的四肢砍断了,接着又将他们的胸膛剖开,挖出他们的心肠,然后跑到梅殷的墓前,将鲜血淋漓的两幅心肠摆在祭案上。瓦剌灰跪在祭案前,叩了无数个头后又大哭了一场,随即解下衣带,套上自己的脖颈自缢而亡了。真是忠仆。宁国公主也于宣德九年去世。
再说皇太子朱高炽。他被封为皇太子后奉命南下,将职务交给朱高燧,自己和僧人道衍一起入京城觐见成祖。成祖见了朱高炽后只淡淡地问了几句。等到道衍觐见的时候,成祖不仅赐座给他,还推他为第一功臣,封他做资善大夫以及太子少师,并命道衍恢复原来的姓,喊他少师而不叫名字。
道衍受此恩宠,高兴得差点手舞足蹈。他得意扬扬地回长洲探亲,大家都纷纷出来欢迎,唯独道衍的同胞姐姐不肯见他。
道衍不禁十分惊异,硬要相见。
姐姐就派人出来跟他说:“我的弟弟是个和尚,不是什么太子少师。”
道衍没办法,只好换上僧服后再去见姐姐。
姐姐还是拒绝和他相见,家人劝了很久,她才出来和道衍说:“你既然做了和尚,就应该六根清净,不闻世俗之事。为什么你开了杀戒,闯下滔天大祸,还害死无数好人?现在居然还敢还俗回来,人家都羡慕你的富贵,我是穷人,不配做你的姐姐。你走吧!别再来了!”
道衍不敢和姐姐争辩,反而被她说得汗流浃背,踉跄着出门去了。
道衍恍恍惚惚地去拜访故友王宾,王宾也闭门不见他,只在门内高声喊道:“和尚错了!和尚错了!”
这八个字就是和道衍的绝交书。
道衍回去京城以后就只肯住在僧寺里了,除了入朝外,他平时只穿僧衣。成祖劝他留发他不肯,赐他府邸他也不收。永乐十七年,道衍去世,成祖追封他为荣国公。
之前太祖在位的时候,曾严令禁止太监们干预朝政,还在宫门外竖了一块铁牌子告诫子孙后代。建文帝在位时,他虽然优待太监但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成祖发难的时候,太监们很多都去燕营通报消息,透露朝廷的虚实,成祖因此才决定南下攻入京城。
成祖即位后,对那些走漏风声的太监实施了封赏,但太监们嫌不足,弄得成祖也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小人难养。
那时镇远侯顾成,都督韩观、刘真、何福等人要去贵州镇守;广西、辽东、宁夏等地方太祖就命有功的太监和他们一起前去,并赐给他们官服,位分在众将之上。既而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波等地方也各谴太监出使,侦察外情。太监专横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成祖后来派宦官郑和游历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弘扬国威,实际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原来,建文帝逃亡到了云南,住在锡永嘉寺,从此隐姓埋名,没有人知道现在的应文和尚就是建文帝。成祖不知道,还以为他流亡到了海外。因此就命郑和与副手王景和等人特造大船六十二艘,载兵士三万七千余人,带着很多金币出使西洋。
郑和从苏州刘家港出发,沿海而南,经过浙、闽、两粤,直达占城。
占城在交趾南,距南洋不远,当时地理未明,还道是由东至西,可以算作西洋,并呼郑和为三保太监,所以有三保太监下西洋之说。
一直到宣德八年,郑和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而且每次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返程行至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逝世。
却说郑和等人来到占城,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踪迹。
郑和暗想着,找不到建文帝就是白来一趟,不如招降一些当地的蛮人,让他们每年进贡,也算不辜负这一次远航。当下便与王景和等人商议,决定去各国游历,从占城南下,一直到达三佛齐岛国。
这岛国本来是广东南海人王道明发现并开辟的,王道明出海谋生,发现此岛后在岛上开辟了自己的部落,自称为酋长。后来王道明的部落被邻岛的爪哇所灭,改名叫旧港。海盗陈祖义又将爪哇驱逐了,将此岛占为己有,称王称霸。郑和来到旧港,派王景和等人分别率领二十多艘船去招降爪哇、婆罗洲,自己带着一百多人去见陈祖义,并传谕大明天子的命令,赐给陈祖义金子绸缎。陈祖义拿到丰厚的赏赐,自然出来迎接,还设酒款待郑和。
一连住了几天,郑和便劝陈祖义每年向大明朝进贡。陈祖义是大盗,只知道抢钱从不送钱给别人,怎么会答应每年进贡呢?当下就拒绝了。
郑和立马拂袖回到自己船上,清点了士兵就开始攻打陈祖义,陈祖义也出来对战,但一群乌合之众怎么敌得过国家的正规军呢,战了没多久,陈祖义就败下阵来。郑和占据了海口跟他对峙。陈祖义到了穷途末路,派人到邻岛求援。没想到爪哇、婆罗洲各岛都已经被王景和招降了,愿意归附大明朝。陈祖义这下更急了,只得连夜出逃。
偏偏事情被郑和知道了,他在四周布下伏兵,只等陈祖义出来就把他团团围住。陈祖义仅乘着一叶小舟,带了三十多个人,哪里打得过?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郑和上岸,召集来当地的居民,向他们宣读了陈祖义的罪状,命他们再选举出一个人做岛主,承诺每年向大明朝入贡,成为大明朝的归属国。岛民们都答应了,郑和于是押着陈祖义离开了此岛。
后来,郑和又招降了尼科巴、巴拉望、麻尼拉等地方,向他们的首领宣读了大明天子的谕令,并将罪犯陈祖义展示给众人看,远近的岛国都被震慑,纷纷归附。
郑和回京复命后,成祖大喜,又命他载着金银去赏赐那些已经归降的国家。郑和于是再次扬帆出海来到外洋,那些被收降的国家都对他以礼相待,将他奉若神明。郑和赏赐完毕,又突发奇想,下令继续向西航行。
还真有些冒险家的潜质。
海面上烟波飘渺,一片苍茫,郑和的船队一路顺风,直达西方的锡兰国。锡兰国也是建在岛上的国家,岛中气候炎热,没有冬夏之分,终年炎热多雨。岛上的植被茂盛,野兽成群,居民大多是巫来由族的,酋长叫亚列苦柰儿。
郑和来到锡兰国,亚列苦柰儿也很欢迎他,带着郑和参观了当地的飞禽猛兽,以示殷勤。原来亚列苦柰儿喜欢驯养老虎、豹子、狮子、大象这类凶猛高大的动物,闲暇的时候最喜欢逗它们取乐。居民有的得罪了他,他就把他们扔给老虎或豹子,任它们争夺吞食。郑和一开始还不知道,等到亚列苦柰儿跟他说明之后他才知道,不禁感到震惊不已。
第二天,亚列苦柰儿请郑和观看狮子搏斗,郑和觉得不放心,就托病没有去,后来派人一查,亚列苦柰儿果然是想把他扔给狮子吃,郑和于是想办法离开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奇怪,郑和在异域语言不通,怎么能知道对方的阴谋呢?原来,隋唐以后,我国的商船就经常往来南洋,蛮语也就开始逐渐流通。这次郑和出使南洋,雇了商人做向导,双方的语言翻译就由他负责,所以锡兰国的情况不难打探。
亚列苦柰儿知道自己的阴谋败露,立即发兵追捕郑和。
郑和早就已经回到了船上,正运兵上岸准备厮杀。亚列苦柰儿不识好歹要跟他搏斗,当然大败。后来他又放出驯养的老虎、豹子、狮子、大象冲向郑和的大军。郑和军的船上有大炮,一炮打出去,猛兽们忍不住剧痛,纷纷向后逃去,反而将亚列苦柰儿的民兵冲散了。亚列苦柰儿大败而归,郑和乘胜追击,如入无人之境,没一天就将亚列苦柰儿的巢穴捣破了,不仅生擒了亚列苦柰儿,还将他所有的妻子全部抓了起来送回了京城。
成祖更加欣慰,郑和回去谒见时,成祖好好慰劳了他,赐给他丰厚的赏赐。
郑和休息了几个月,又向成祖请求出洋,成祖准奏。这次郑和到了南洋的一个大岛上。这个岛叫苏门答腊岛,岛上也有国王和太子。太子名叫苏干刺,因为得罪了国王被捕下狱。太子的心腹没命地跑到海口,正巧遇上郑和的船队到来,于是他们就将一切告诉了郑和,郑和乘机出兵,助他一臂之力。郑和与太子里应外合,岛中大乱,国王支撑不住,立即逃走了。
苏干刺出狱称王,郑和让他臣服大明朝,每年进贡,没想到苏干剌又反悔了。
郑和生气地说:“忘恩负义的人,怎么能立国?”于是郑和挥兵进攻王宫,宫墙很高峻,仿佛一座大城,苏干刺派兵驻守,郑和一时无法攻下,便把王宫围得水泄不通,宫中没了粮食和水源,只剩下几十头牲畜,都宰了当粮食也不够。苏干刺无计可施,只好夺路而逃,郑和冲上去将他抓住了,然后入城安抚岛民,让他们另选君主,并订下了每年朝贡的契约,这才收兵出城。
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岛国没有不望风投降的,都愿意和大明朝签订纳贡的契约。郑和又继续向西南航行,绕过好望角来到吕宋。吕宋的国王也愿意纳贡称臣,郑和顺利回京。郑和三次下西洋,每次都收服许多小国,其功劳不亚于哥伦布。
后来郑和又去过几次南洋,第七次的时候,有一天突然遇上了飓风,天昏地暗,海面波涛汹涌,郑和所率领的六十多艘船有一大半都被吹散了。等到傍晚风停了,郑和的船队只剩下十多艘大船,损失巨大。好在成祖好大喜功,郑和屡次为他降服各国,他也就没有追究这一次的损耗。
南洋的商民都十分喜欢中国的货物,经常来大陆互相交换东西,随着大陆和南洋的往来逐渐密切,中国的东南沿海常常有外国的船只出没,由此开辟了一条航路,交通也一天比一天发达,通商越来越频繁,渐渐来到了历史上中外交流的黄金时期。
就在这期间,安南国发生了内乱,又惹起一场南征的兵事来。
安南国的古名叫交趾,元朝时期曾归属中国。
洪武初年,安南国国王陈日煃派遣使臣来明廷朝贡,得到太祖的册封,让他继续做安南国的皇帝。陈日煃死后,他的侄子陈日熞即位,即位没多久,陈日熞的哥哥陈叔明就将他杀了,自己做了皇帝。后来陈叔明派使臣去明朝廷进贡。朝廷众臣以陈叔明的王位来的名不言顺,请旨对其加以斥责,陈叔明只好上书谢罪,表示愿意让位给弟弟陈日煓。陈日煓后来暴病身亡,由弟弟陈日炜即位。陈日煓、陈日炜相继为王,但是大权还是由陈叔明掌握。陈叔明和占城交战多年,烽火不休。他的女婿黎季犛智勇双全,率领大军打败了占城,后来和陈叔明一起执掌大权。陈叔明病死后,黎季犛竟然杀了国王陈日炜,立陈叔明的儿子陈日焜做皇帝。
不久,黎季犛又将陈日焜杀了,并将陈叔明的二儿子陈颙陆续杀死。再后来,黎季犛索性大肆屠杀陈氏子孙,立自己的儿子黎苍为皇帝,自己为太上皇。谎称自己是舜帝后裔,胡公满的后人,并改国号为大虞,纪元天圣。
时值成祖即位,黎季犛竟上奏道贺,并将自己的名字黎季犛改为胡一元,儿子的名字黎苍改为胡奃,还欺骗成祖说陈氏绝后了,黎苍为陈氏外甥,被安南国众臣所推,代理国事。成祖不太相信,让安南国的老臣来朝说明情况。黎苍就又派遣使者去明朝廷还奏,用的还是之前的那套说辞,来使成功地打消了成祖的疑虑,于是成祖就按照旧例册封黎苍为安南国新皇帝。
没想到这时,安南国的旧臣裴伯耆跑到明朝廷来告状,接着陈日煃的弟弟陈天平也跑来请兵复仇。成祖于是立即派使者到安南国责问黎苍弑君篡位的罪责。
黎苍就和父亲黎季犛商议,想出了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向成祖表示愿意迎接陈天平回国,成祖信以为真,就命都督佥事黄中、吕毅,大理卿薛嵓率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去。一行人来到芹站,由于山路崎岖,杂草丛生,众人不得不分成一列一列地走。谁知就在这时,山里突然出现了很多伏兵,陈天平来不及防备,被当场杀死,薛嵓也不幸遇害。黄中、吕毅夺路而逃,方才成功逃脱。逃回去后,黄中、吕毅当下就向京城奏告了此事。
这下可惹恼了成祖,他当即发兵八十万,命成国公朱能等人祭旗南征。真是:
不殊汉武开边日,
犹是元廷黩武时。
梅殷之死,表面上是由谭深、赵曦所为,但从他们丝毫不怕成祖的责怪就可以看出来,这是成祖的意思。成祖的苛刻可见一斑。杀了谭深和赵曦,封梅殷的两个儿子做官只能欺骗宁国公主,不足以欺瞒后世。成祖薄待至亲,重用宦官,酿成后来的惨祸,更是失德。倒行逆施,不修身正德,上天怎么可能眷顾你?郑和出使西洋一事,虽然宣扬了国威,广传南洋,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但是大明朝的大使竟然是一个太监,这不是有些亵渎国体吗?而且以金银财宝作为招揽的工具,对国家财政并没有益处,这和外国的殖民政策是多大的区别?人人都说郑和有功,我看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