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于谦受冤

却说,景帝刚卧病斋宫,正在半梦半醒间,香炉里的香也快燃尽了。
 
忽然殿上钟鼓声喧天,卧病在床的景帝不禁惊异起来,忙问内侍:“莫非是于谦不成?”内侍正错愕着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太监来报说,南宫复辟了。
 
景帝连声说道:“好!好!好!”说着就开始气喘吁吁,转过头面向墙壁卧着。
 
这边正在唏嘘不已,那边已经在庆贺太上皇帝复辟了。
 
徐有贞因为复辟有功,太上皇帝命他入内阁参与军机要务。大学士陈循则给群臣宣读圣旨,说午时太上皇帝再正式即位,历史上依旧称太上皇帝为英宗。
 
文武百官都跪下再次行朝见礼,徐有贞宣读谕旨,大意是说:“土木堡一战,朕深陷敌营。当时太子之位已定,监国的人选也确定了,没想到监国谋权篡位,还将皇储的人选改为自己的儿子。但皇天没有保佑他,先是太子去世,又祸及己身,染上重病。朕受百姓爱戴,重新登位,众臣以后要齐心协力。”
 
谕旨朗读完毕,忽然又有一道圣旨传了下来,要逮捕于谦于少保,大学士王文、陈循、萧镃、商辂,尚书俞士悦、江渊,都督范广,太监王诚、舒良、王勤和张永下狱。于谦等人当时正在朝堂之上,锦衣卫当场就将他们一一押进了大牢。
 
先前,石亨得到于谦的举荐,担任统领,在城下一役,石亨的功劳不如于谦,却得到朝廷封侯,他自己也觉得有些惭愧,于是建议朝廷封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千户侯。然而于谦进言道:“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臣子不应只顾报私恩,石亨身为大将,不见他招募隐居的贤才,却保荐臣的儿子,这样是不太合理的,所以臣不敢让儿子领受这样的封赏。”
 
石亨听到这些话,感到很不满,便在心里恨上了于谦。接着,石亨的侄子石彪,因为为人残暴,贪得无厌,遭到于谦的弹劾,被贬到大同,这件事情更使得石亨怀恨在心。
 
而徐有贞则是怀疑于谦当初没有尽力帮忙举荐他,所以也和于谦有些过节。
 
这次英宗复辟,石享和徐有贞都是头等大功臣,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报复。两人诬陷于谦、王文想立襄王朱瞻墡为太子。朱瞻墡是仁宗的第五个儿子。英宗立即将于谦等人捉拿下狱。陈循、萧镃、商辂等人以前都是倾向于景帝的,现在是罪有应得。
 
英宗感激两位大臣,自然对他们言听计从,没等群臣退朝就下令将几人拿下。
 
第二天,徐有贞开始审讯于谦等人。
 
王文、于谦出来对簿,王文辩解说:“要立藩王必须持有金牌和令符,派人出去要用到马牌,要想知道我们有没有做过,内府和兵部都可以查验得到,为什么冤枉我们?”
 
徐有贞说:“事情还没有办成,当然没有证据了。但你们有这个心就足以定罪了!”
 
王文继续抗议道:“定罪必须要有证据,天下有那么多居心不良的人,难道都能不拿证据就判人死罪吗?”说到这里,王文声色俱厉。
 
于谦却只回过头对王文说:“石亨等人公报私仇而已,铁定要我们死,辩解有什么用呢?”
 
都御史萧维桢也在座,他插口说:“于太保是个明白人。事情牵扯到朝廷,你们承认了是死,不承认也是死。”当下将于谦和王文等人押回监狱。
 
随后,徐有贞、萧维桢继续上奏,请求加刑,英宗不忍心,犹豫着说:“于谦对朝廷有大功,实在不应该加刑啊!”
 
徐有贞扬起手臂大声说:“不杀于谦,今天的事情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英宗只好下诏将于谦斩首于市集。
 
临刑这一天,天空中布满了愁云惨雾,道路两旁的百姓都纷纷哭泣。
 
宋朝时,岳飞为秦桧陷害,史称“三字狱”。这一次于谦的死,也可以称之为“二字狱”。
 
太后听闻于谦死了,也伤心嗟叹,悼念了好几天。
 
曹吉祥手下有一个指挥名叫朵耳,于谦死后,他带着酒菜亲自去法场哭悼于谦,曹吉祥知道了把他痛打一顿,第二天他还是哭着去祭祀,曹吉祥也拿他无可奈何。于谦的妻子被发配边疆充军,锦衣卫查抄于谦家时,发现他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只有一间正屋锁得很紧。锦衣卫撬开锁一看,里面都是御赐的物件,这下,连抄家的官吏也当场痛哭起来。
 
都督同知陈逵收集了于谦的遗骸,将他葬在杭州西湖旁,后人称为于少保墓。
 
每年老百姓们都会来墓前祭拜,人络绎不绝。相传在这里祈祷十分灵验,大概是因为忠魂未泯的缘故吧。
 
于谦和王文死后,太监舒良、王诚、张永、王勤等人也一律被处死。陈循、俞士悦、江渊被贬戍边。萧镃、商辂被贬为平民。范广和张軏有过节,所以他在被关了几天后就惨遭杀害。张軏还以杨俊在宣府的时候不接纳英宗为借口杀害了杨俊。后来有一次张軏入朝,途中忽然得了暴病,回到家时满身青黑,大叫着死去了。有人说是范广报仇来了,还有的说是杨俊来索命。
 
几个月前英宗论功行赏的时候,张軏才刚被封为太平侯,没想到这么快就去见阎王了,可见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而石亨被封为忠国公,张軏的弟弟张輗被封为文安侯,都御史杨善被封为兴济伯,侧注被封为武功伯,孙镗被封为怀宁伯,董兴被封为海宁伯,石彪被封为定远伯兼大同副总兵,徐有贞被提拔为兵部尚书,曹吉祥等人世袭锦衣卫一职,袁彬被封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礼部郎中章纶从狱中放出来后担任礼部侍郎,廖庄继续担任大理寺少卿。英宗还追赠前御史钟同为大理寺左丞,赐谥号恭愍,并让他的儿子继承职位。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高兴,欢呼雀跃。一朝天子一朝臣,尚书王直、胡濙和学士高穀于是都找了个借口辞官回乡。
 
英宗又命吏部侍郎李贤、太常寺卿许彬、前大理寺少卿薛瑄入内阁,接着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大赦天下。后来英宗说奉太后的旨意,废景帝为郕王,太后吴氏改称为宣庙贤妃,削去皇后杭氏的位号,改称怀献太子为怀献世子。
 
钦天监正汤序还请求革除景泰年号,这一条英宗倒是没有同意。
 
不久郕王病死,年仅三十,英宗命人毁去了他自己建造的寿陵,改葬在金山,和之前死去的王公们葬在一处,并下令让郕王的妃嫔们殉葬。唐妃痛哭了一场后当场自尽,汪皇后已经被废,英宗让她也殉葬,侍郎李贤在一旁说:“汪妃已经被废,她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年幼,实在太可怜,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子朱见深现在已经十岁了,粗略懂点事,他也极力和英宗说起当初景帝要改立太子时,汪皇后是如何劝阻的情景,英宗这才下令免汪妃一死,然后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太子请求让汪妃出宫,回老家居住,可以带走自己的私产。
 
但英宗检查东西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件小时候曾佩戴在腰间的玉玲珑,可算是稀世珍宝。可怎么找都找不到,英宗就问太监刘桓,刘桓说看到景帝曾经拿过,想必在汪妃那里。英宗于是派人去向汪妃索要,汪妃说没看见。英宗又再三索要,汪妃还是不肯交出来。左右劝汪妃把东西交出来,汪妃愤然地说:“景帝虽然废了,但好歹做了七年的天子,难道区区一件玉器他都消受不起吗?我已经把它扔到井里去了。”英宗因此对汪妃怀恨在心。后来有人说汪妃私自带出宫的东西很多,英宗就派锦衣卫去取,拿回二十万两白银,还有其他很多东西。
 
可怜汪妃的身家就这样被搜刮得干干净净,幸亏太子朱见深念着旧情,经常去探望,加之太子的母亲周贵妃和汪妃的关系一向不错,也经常邀她入宫叙叙家常,汪妃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武宗正德元年,汪妃在过去住过的旧宅里寿终正寝。郕王于成化十一年恢复帝号,追封谥号景帝,陵寝也修缮一新。汪妃下葬时用的是妃礼,祭祀用的是后礼,和郕王合葬在金山,追封谥号景皇后。
 
襄王朱瞻墡被封到长沙,他的资历最老而且德高望重,向来很有威望。
 
英宗被困在北方的时候,孙太后想立他为帝,曾命人去取襄王的金符,结果没取到。襄王却上奏太后请求立太子为储君,命郕王监国。后来英宗从北方回来,襄王又上书景帝,让他早晚去拜见英宗,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也不要忘了率群臣朝拜,态度要恭顺。英宗对这些全然不知。
 
复辟以后,英宗听信徐有贞和石亨的谗言,杀了于谦、王文,还怀疑襄王有异图。后来英宗翻出了襄王的这两封奏折,不禁看得涕泪交加,忙召襄王觐见。
 
这两封奏折,令人回想起来周朝的时候,成王与周公冰释前嫌。
 
襄王赶来京城,英宗在偏殿摆下酒宴慰劳襄王,叔侄二人好好地叙了一番旧。襄王离开时,英宗亲自送他到午门外,流着泪和他握手话别。
 
襄王在地上长跪不起,英宗眼里含着泪问他:“叔父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襄王磕了一个头,说:“天下的百姓都渴望明君治世,希望皇上以后刑罚不再那么重,能好好待天下的百姓。”
 
英宗拱手道谢,说:“叔父的话朕受教了,以后一定谨记。”
 
襄王这才起身告辞,英宗依依不舍,一直等襄王走出端门后看不见了才怏怏回宫。
 
自那以后,英宗开始后悔杀了于谦和王文,从此也渐渐疏远徐有贞和石亨。
 
石亨仗着自己有功,经常肆无忌惮,后来被英宗小小训斥了一下,就和曹吉祥狼狈为奸了起来。而徐有贞见石亨渐渐不如以前受宠了,于是就和其他两人拉开距离,从此,曹吉祥、石亨是一党,徐有贞和他们是貌合神离。
 
有次英宗和徐有贞密谈不小心被内侍听到了,内侍立即将其报告给了曹吉祥。曹吉祥见了英宗后故意说漏嘴,英宗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曹吉祥说,是徐有贞告诉他的,英宗很不高兴,于是也开始疏远徐有贞。
 
有一次曹吉祥、石亨两人强抢河间的民田,御史杨瑄告了他们一状,英宗称杨瑄为贤御史,对他加以重用。曹吉祥知道此事后很害怕,忙跑到英宗面前哭诉,说杨瑄诬告他,应该治杨瑄的罪。英宗置之不理。
 
不久天空中出现彗星,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人约齐同僚,准备轮流上奏,请英宗惩罚曹吉祥、石亨,以免上天再次出现异象。事情被给事中王铉得知,他私下将此事告诉了石亨。石亨又急忙转告曹吉祥,两人于是一同来到英宗面前,磕了无数个头。英宗不禁大为惊讶,问他们为什么。曹吉祥、石亨齐声说:“御史张鹏是太监张永的侄子,他为了替张永报仇,串通了其他人一起来陷害臣等。”说到这里,两人又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英宗说:“陷害不陷害,朕自会做主,你们先退下吧!朕自会留心。”两人方才拜谢而出。
 
隔了一晚,果然有人上奏弹劾曹吉祥、石亨,为首的就是张鹏,其次是周斌,接着是各路御史,连杨瑄的名字也在里面。英宗不等看完就来到文华殿,按奏折上的名字将他们一一召了进来。英宗丢下奏折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校对,神色自若。
 
读到冒功领赏的时候,英宗诘问他们说:“曹吉祥、石亨等人迎驾的确有大功,朝廷论功行赏,哪来的冒功领赏?”
 
周斌回答:“当时迎驾的只有几百人,光禄寺赐宴的时候都有花名册的,现在因为那件事升迁的超过几千人了,还不算冒功领赏吗?就算迎驾有功,那也是顺应天意,人若以此自夸,怎么不算骄傲自大呢?”
 
这话理直气壮,英宗无话可说,但他就是不肯认错,仍命人将杨瑄、张鹏等人关进了大牢。刑官为了讨好曹吉祥、石亨,一味地滥用私刑,逼问他们谁是幕后主使,最后竟然牵扯到都御史耿九畴、罗绮。
 
石亨、曹吉祥想借此机会将不服他们的人一网打尽,于是又上奏说:“徐有贞、李贤等人和臣有过节,其实他们才是这件事的主谋,所以杨瑄、张鹏等人才有这么大的胆子议论朝廷的不是。”
 
英宗听了这些后更加气愤,索性将徐有贞、李贤两人也关进了大牢。
 
这下可好,大牢里冤气冲天,以致天气突变,先是电闪雷鸣,接着就下起了狂风暴雨,鸡蛋那么大的冰雹猛砸下来,不但击毁了奉天门的一角,连正阳门下的马牌都被风吹到了郊外。石亨家内的水积了数尺深,曹吉祥门前的大树全部被风吹折被雨打折,闹得真是人心惶惶。
 
钦天监正汤序本来和石亨是一党的,看到天象有变,这才立即上奏说天有异变,要英宗释放犯人。英宗只好又下令将大牢里的人全部放出,贬徐有贞为广东参政、李贤为福建参政、罗绮为广西参政、耿九畴为江西布政使、周斌等十二人为知县,杨瑄、张鹏戍边。另外命通政使参议吕原和翰林院修撰岳正入内阁。尚书王翱因为李贤无辜被牵连,请求将李贤留在京城,英宗也很看重李贤,就答应了他,让李贤官复原职,不久又提拔他为吏部尚书。
 
曹吉祥、石亨见李贤重新被重用,觉得很懊恼,正巧内阁收到几封匿名信,是诽谤朝政的,曹吉祥、石亨知道后,上奏请求悬赏缉拿匿名信的作者。
 
岳正上奏说:“抓盗贼是兵部的事,哪有堂堂天子悬赏缉拿内阁罪犯的道理?而且越严肃处理,奸臣藏得越深,只有慢慢处理奸臣才可能会露出马脚,请陛下明察。”英宗点头,没再深究这个事情。
 
后来岳正又秘密上奏英宗说:“曹吉祥、石亨两人的权力过重,恐怕并不是陛下保全功臣的本意吧?”
 
英宗说:“那你替朕去转告他们。”
 
岳正随即就跑去和曹吉祥、石亨说,两人听后再次跑到后宫找英宗哭诉,还脱下官帽请英宗赐他们一死。
 
曹吉祥是阉人,阴柔化很正常,石亨是一介武夫,为何老像女人一样哭哭啼啼的?
 
英宗见他们这样,顿时又心软了,只好一边安慰一边责怪岳正说错了话。
 
既然要他转告,又怪他说漏嘴,英宗的昏庸可想而知。
 
岳正回答说:“这样下去,曹吉祥、石亨两家一定会被满门抄斩的,臣是想替陛下保全他们,他们却不识好歹!”英宗听了没有说话,而曹吉祥、石亨听了却更加忿恨。
 
后来承天门发生火灾,英宗命岳正起草罪己诏,岳正将时政的过失一一陈述上告,曹吉祥、石亨趁机诬陷岳正,英宗于是将岳正贬为钦州同知。岳正入内阁仅仅二十八天就被贬谪,他在去钦州的路上路过家乡漷县,便乘机去探望母亲,留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尚书陈汝又趁机弹劾他,结果岳正又被贬去肃州。
 
拔掉岳正这颗眼中钉后,曹吉祥、石亨又开始追究匿名信的事情,诬陷是徐有贞干的。英宗也来不及细察,下令将徐有贞捉拿归案,下狱治罪。曹吉祥、石亨又向英宗进谗言说:“徐有贞曾写过武功伯券,里面有句‘缵禹武功,禹受舜禅’的话暴露了他的非分之想,论罪应该抛尸市集。”
 
英宗迟疑了半晌,便令两人退下了,转而询问法司马士权。
 
马士权说:“徐有贞如果有心谋逆的话,就不会写什么诰券自露马脚了。”
 
英宗这才醒悟过来,于是就免了徐有贞的死罪,将其发配到金齿,贬为平民。
 
后来石亨伏法,徐有贞终于恢复自由,在山水间浪迹了十几年后去世。
 
礼部侍郎薛瑄见曹吉祥、石亨为人处事太过嚣张,不禁感叹:“臣子本应该尽自己的本分,现在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随即就辞官回乡了。江西处士吴与弼被李贤引荐入朝,封为左谕德,吴与弼一再推辞,在京城待了两个月后就借口有病辞官回乡了。英宗还为死去的王振立了祠堂,封曹吉祥的养子曹钦为昭武伯。
 
不过英宗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释放建庶人朱文奎。朱文奎是建文帝的儿子,被囚禁时才两岁,英宗赐他居住在凤阳,按月给赏赐和俸禄。朱文奎被释放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出狱后看见牛和马居然都不认识,没多久就病死了。真是:
 
王道由来不罪孥,
 
乳儿幽禁有何辜?
 
残年始得瞻天日,
 
牛马未知且乱呼。
 
英宗复辟后,被杀害的大臣不止于谦一个,但因为于谦是被诬陷致死的,所以特别让人悲痛。曹吉祥、石亨肆意妄为以来,被排挤的也不止徐有贞一个,但因为徐有贞是被同党暗害,所以特别让人引起戒心。于谦是正人君子,君子是容不下小人的,小人自然排斥君子。徐有贞是小人,小人也容不下小人,所以小人也更害怕小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